•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和实践探索

——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吴燕妮 宁兴旺
  
大通媒体号
2025年2期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摘要: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路径与实践探索。文章首先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随后从理论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网络平台、师资队伍及国际交流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山东交通学院在推进该思想大众化传播中的具体做法和成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本文评估了传播效果,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研究表明,高校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不断创新传播路径,提升传播效果。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高校;山东交通学院;理论教学;校园文化

一、引言

本研究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背景、意义及方法。研究背景指出,该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推进其大众化传播的重要使命,但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研究意义在于为其他高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提升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和践行力。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重要性及挑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指将该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等转化为人民群众易于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升人民群众思想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推进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重要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其重要性。首先,该思想的传播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通过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使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其次,该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发展理念和战略部署,其传播能够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引导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最后,该思想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其大众化传播有助于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国家、民族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挑战

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该思想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部分人民群众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将其转化为更加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进行传播。另外,传统的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还需要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由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存在差异,部分大学生对该思想的接受度不高。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更加符合其接受习惯的传播策略。

三、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理论教学路径

理论教学是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基础路径。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该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一)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高校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必修课程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或将其融入相关课程中,确保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该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同时,还应根据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特点,开设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高校致力于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引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高校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这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表达,促进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与思想碰撞。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高校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和掌握。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中占据核心地位。高校应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通过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教学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精髓,并将其生动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严格把关,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卓越。这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为高校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传播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确保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四、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校园文化路径

校园文化是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媒体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该思想的认同感和践行力。

(一)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其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悬挂鼓舞人心的标语、精心设置宣传栏展示党的创新理论,以及播放富有感染力的宣传片,高校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此外,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如建党节、国庆节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还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力促进了党的创新理论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时,应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还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此外,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特色,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同。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校园媒体建设

校园媒体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校应着力加强校园媒体建设,提升其传播力与影响力。通过精心打造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高校可以迅速发布党的创新理论相关资讯,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与学习。同时,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等传统媒体,可以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覆盖面与深度,让党的声音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丰富了传播手段,也增强了宣传效果,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资源,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与深入普及。

五、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实践活动路径

实践活动是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措施,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该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并自觉践行其要求。

(一)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这对于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项目,高校为大学生搭建了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桥梁。这些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基层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促使他们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大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正能量。组织支教、扶贫、环保等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让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更能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这些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三)鼓励创新创业活动

创新创业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注重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可以组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激情。同时,还可以通过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帮助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六、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实践探索

(一)山东交通学院推进理论传播的实践背景

山东交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传播。该校深知,作为一所具有鲜明交通特色的高校,其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必须筑牢师生的理想信念,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近年来,山东交通学院在党史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为其进一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多层次、分众化的传播策略

为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在山东交通学院全面落地生根,该校采取了分层次、分众化的精准传播策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师生特点,学校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位师生都能有效接收并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精髓。此外,山东交通学院还积极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理论知识,更促进了彼此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实践。

(三)多形式、多渠道的传播方式

在传播方式上,山东交通学院同样注重创新和多样性。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该校还利用新媒体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例如,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定期发布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资料和解读,使师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此外,学校还通过举办文艺演出、展览等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校园文化,增强师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四)实践探索与成果展示

山东交通学院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的学习和传播,还注重实践的探索和创新。该校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理论政策宣讲作为实践的必要环节,深入社区、农村等基层一线进行宣讲。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在群众中的普及和传播,还增强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通过一系列奖项和荣誉的获得,展示了其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方面的显著成果。

七、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路径与实践探索,发现该校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均取得显著成效,大学生对该思想的理解和认同程度较高。然而,评估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未来,高校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一方面,高校应继续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提高大学生对该思想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注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机遇。同时,高校还应加强评估与反馈机制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该思想大众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更好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工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书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实践路径探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 (21): 1-3.

[2] 任美慧. 高校思政课教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实践路径探析 [J]. 北京教育(德育), 2022, (Z1): 58-63.

[3] 胡小恒,王让新. 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的必要性及其实践路径 [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22, 39 (03): 26-35.

[4] 常满荣,何洪澜.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路径探析——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 [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 33 (01): 57-59.

作者简介:吴燕妮 ,1993.06,山东省潍坊市,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宁兴旺,1984.03,山东省济南市,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中共山东交通学院2024年度党建研究课题: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4DJKT0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