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项玉敏
  
大通媒体号
2025年5期
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新疆阿勒泰 836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高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学科,其作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强化教学与评价的统一,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研究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分析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旨在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引言: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优化设计对于落实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具有关键作用。人教 A 版教材内容丰富,结构体系严谨,基于此教材进行作业优化设计,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教学评一致性概述

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三者之间的一致性。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评价则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只有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应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设定,教学活动要为达成目标提供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评价则要准确反映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水平[1]。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里,作业优化设计、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至关重要。从学生角度,这种一致性为学生打造了连贯的学习体验。优化的作业紧密围绕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呼应,学生能借助作业巩固课堂所学,深化对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素养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在函数性质学习中,课堂教学引入生活实例抽象出函数概念,作业则要求学生用函数性质解释生活现象,评价时考查学生能否准确阐述,这让学生清晰认知学习路径,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率与积极性。对教师而言,教学评一致性便于精准把握教学效果。通过与作业优化相匹配的评价,教师能依据学生作业情况,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如从数列通项公式推导作业,判断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据此,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教育整体看,这种一致性推动核心素养落地,保障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与长远发展筑牢基础,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教学评一致性策略

(一)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分层作业

依据人教 A 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基础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和应用;提高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拓展目标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和拓展应用。针对不同层次的目标,设计相应的分层作业[2]。例如,在人教 A 版必修一 “函数” 章节,基础作业可设计为直接运用函数定义、性质进行判断和计算的题目,如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的定义域等;提高作业可以是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如利用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解决不等式问题;拓展作业则可引导学生进行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探究,如建立生活中某一现象的函数模型并进行分析。

(二)设计情境化作业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场景中提取数学问题,创设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化作业。例如,在人教 A 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章节,可设计这样的作业情境:某建筑公司要建造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需要计算建筑物中某些空间角度和距离,让学生运用空间向量知识进行求解。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作业中融入数学文化元素,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又如,在人教 A 版必修三 “概率” 章节作业中,介绍概率论的起源 —— 赌博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从实际的赌博场景中抽象出概率理论的,并设置相关作业问题,如模拟当时的赌博情境计算概率,加深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三)设计探究性作业

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人教 A 版必修二 “平面解析几何” 章节,布置探究作业:给定一条抛物线和一个定点,探究过该定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情况,并尝试总结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所学的解析几何知识,分析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提高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安排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3]。又如,在人教 A 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数列” 章节,让学生分组探究数列在分期付款问题中的应用。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分析问题、建立数列模型、进行计算和讨论,最终形成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数列知识,还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通过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人教 A 版教材特点,运用分层作业、情境化作业和探究性作业等设计策略,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与调整教学。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更精准地基于核心素养进行作业设计,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作业评价与反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林红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06):59-61.

[2]吴国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03):94-96.

[3]江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J].高考,2023,(25):81-8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