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专业群“校企一体化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龚芳 旷健玲 刘宁 刘香丽
  
大通媒体号
2025年8期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131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问题。本文以数字经济时代为背景,探讨电子商务专业群校企一体化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专业群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 电子商务专业群 校企一体化 资源建设

一、引言

1.1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占GDP比重42.8%。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推动下,呈现爆发式增长,对人才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电子商务专业群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课程滞后于技术”“理论脱离实践”等问题,而企业则存在“招人难、用人难”的困境。校企一体化资源建设能够整合双方优势,通过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电子商务专业群校企一体化资源建设的问题分析

2.1 资源整合不足

第一是课程体系滞后,因为部分院校课程未及时融入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产品开发等新技术内容。第二是实践平台缺乏,企业真实项目资源难以引入课堂,学生实操能力薄弱。

2.2 合作机制不健全

第一是利益分配矛盾,校企双方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分歧。第二是沟通渠道单一,合作多停留在协议层面,缺乏长期深度互动。

2.3 师资能力不匹配

教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也没有掌握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理念和新技术,难以指导学生应对行业新挑战。

三、校企一体化资源建设的路径探索

3.1 构建“三协同”合作机制

第一,目标协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岗位能力标准。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群中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互联网销售、数据分析等人才的需求,联合湖南省知名电商企业湖南水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兴盛优选和湖南晨丰元界新媒体有限公司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后续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将进一步与企业合作模式,实践“订单班”培养、现代学徒制或者产学研一体化,不断优化目标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资源协同。校内开放教学资源库,校外企业提供真实项目案例。例如校内方面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网络营销》和《物流市场营销》资源支持,还有校级开放课程《网店运营》、《电子商务文案策划与写作》、《店长实务》等资源。校外资源方面联合湖南知名企业,以推广湖南农特产品为主建设资源,例如鼓励专业群学生参与湖南公益直播大赛,让学生加入具体的项目设计流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培养数字经济时代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求。

第三,评价协同。引入企业考核标准,建立“学校+企业+第三方”多元评价体系。学校评价即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覆盖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和项目实践、小组作业,并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创新思维等能力,鼓励学生创业,把创业所获金额作为增值型考核标准。企业评价即邀请企业一线员工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评价,在学生实习、企业项目实训期间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第三方评价即引入专业教育评估机构、行业协会等,如我校引入市场营销协会机构组织的“湖南消费帮扶营销大赛”奖励作为评估考核,

3.2 搭建“虚实结合”教学平台

第一,搭建虚拟仿真平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利用VR/AR技术模拟电商业务场景搭建平台,如开发直播带货、社群电商、O2O零售运营等虚拟场景,我校与长沙盒马鲜生某区域店铺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了企业虚拟平台搭建的项目中去。

第二,创建实战化实训基地。与头部电商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展618和“双十一”实战项目,例如我校与湖南晨丰元界新媒体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电商直播实训项目,学生实现了“助理-主播-中控-运营”轮岗,毕业留用率高达50%以上。

3.3 开发“岗课赛证”融通课程

将岗位技能、课程内容、技能竞赛(如湖南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证书(如“1+X”网店运营推广或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师)深度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服务长沙及周边经济为己任,形成具有“物流电商”特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例如电子商务专业中把《网络营销》作为融通课程,首先“新媒体推广专员”为核心岗位,对接岗位要求,着重培养微博、微信、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推广人才,课程融入了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湖南消费帮扶营销大赛、湖南公益直播电商大赛和电子商务师考证的知识点,充分重视课程与区域产业发展互动关系,课程中出现的所有的案例、实训项目都立足湖南本土企业,推广的产品也以湖南特色农产品(辰溪的“红美人”柑橘、永兴冰糖橙、靖州杨梅等)为主,在落实课程思政的同时,也实现了“岗课赛证”的融通。

3.4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实施“教师进企业、技师进课堂”计划,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同时聘请企业导师承担实践课程教学。

例如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团队每年7-8月安排老师去杭州东方电子商务园进行调研、挂职锻炼,参加园区企业实际项目运营。同时每年5-6月毕业招聘季学校也会邀请湖南本土或杭州赢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电商专家给学生做就业指导。

四、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专业群的校企一体化资源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强化实践能力,能够有效破解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年12月12日.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23年中国电商人才需求报告》.2024年9月11日.

〔3〕 姜萌.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联合育人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4 (06) :117-119.

基金:202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专业群“144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JGB20231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