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实践研究
摘要:“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强烈的情感和责任感,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二年级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接下来如何在“教、学、评”的统一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探究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教 - 学 - 评一致性;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实施策略
“教、学、评”的统一是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估三者的统一与统一,在“教、学、评”的统一中,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及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基于此,高二教科书的历史课包含中国和外国的许多重要历史时期和重大历史事件,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能够有效的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材料。
一、角色扮演,感悟家国情怀真谛
角色扮演是指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定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相应的历史人物,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动机,从而体会到蕴含在其中的家国情怀。尤其是在历史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深入研究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特征,并将其演绎出来。由此可见,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对历史的感受更加直观,从而可以进一步有效的增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例如,在高二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五四运动”一章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教师事先安排学生分组,在学生代表、工人阶级、爱国商人和五四运动中的机关干部中分别发挥作用。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了解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了解五四运动中不同阶层的人物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课堂上,学生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情景再现,演绎在国难当头之时,学生们如何挺身而出,高喊“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进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工人阶级如何声援学生,并以罢工等手段显示出雄厚的力量;爱国商人如何表达对国家的支持,比如抵制日货。基于此,在此过程中,学生都能切身体会到那个年代的青年学生和广大民众不惜牺牲自己的全部家国情怀,来挽救民族危亡,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主题探究,升华家国情怀认知
主题探究即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材中的某一历史题材,指导学生对历史学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自主查阅资料并小组分析讨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要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又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对蕴含在历史事件背后的家国情怀因素进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以高二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定“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的探究活动。尤其是教师先把探究的目标和任务明确给学生,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分组收集拉美独立运动、非洲反殖民斗争、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等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在不同地区的相关资料。并且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详细地梳理和分析这些运动的原因、领导者、主要的斗争方式、以及运动的结果。在分组讨论环节,学生围绕“民族独立运动中亚非拉人民是怎样体现家国情怀的”、“这样的家国情怀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启发”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例如,学生在研究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会分析甘地如何团结印度人民,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是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从而可以有效的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不懈奋斗。
三、对比分析,强化家国情怀理解
教师可以把历史事件、人物或现象选取在教材中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对照分析,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相同之处、差异之处,从而对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发展特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家国情怀的表现形式、内涵变化都能有深入的理解,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把握也能得到加强。例如,在高二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中关于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和 “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 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照分析。一是让学生分别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选官标准、选官方式以及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如察举制、九品中正、科举等。接着,从家国情怀出发引导学生对照思考。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以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追求,强调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添砖加瓦,体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则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背景建立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西方国家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对比分析能力与历史综合素养,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 - 学 - 评一致性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角色扮演、主题探究、对比分析等多种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将 “家国情怀” 的培养融入高二历史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这些策略与历史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能够有效的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体会,以及可以促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深刻体会、感悟家国情怀的内涵,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社会责任之心的作用。基于此,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广大教师要为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育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开阔的国际视野、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的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教育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柯汝.跨学科研究下的历史体验式教学——以"家国情怀"培养为例[C]//2024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2024.
[2]安玲.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历史主题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23):14-17.
[3]简允诗."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的实践——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 20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