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同频共振助力家园共育

张一婷
  
大通媒体号
2025年19期
惠安县第四实验幼儿园

摘要: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家庭与幼儿园保持同频共振,形成合力。本文从建立家园共育平台、开展亲子互动活动、组建家长志愿者队伍、建立家园联络册四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措施。通过线上线下多元互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和管理,加强家园沟通和信息共享,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园共育、亲子互动、志愿者队伍、联络册

引言: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通力合作。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幼儿园则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站,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家庭与幼儿园同频共振,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建立家园共育平台

为了促进家园互动,幼儿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线上家园共育平台。该平台可以设置多个栏目,如园内动态、教育资讯、育儿知识、家长交流等。在园内动态栏目中,教师可以发布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教学计划、安全提示等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教育资讯栏目可以分享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开阔眼界,提升育儿水平。育儿知识栏目可以邀请专业的儿童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定期发布科学的育儿文章和视频,为家长答疑解惑[1]。家长交流区则提供一个开放、友好的平台,鼓励家长分享育儿经验,讨论教育话题,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此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平台组织线上家长会、专题讲座、网上展览等活动,创新家园互动的方式和内容。借助这个多元化的家园共育平台,幼儿园可以与家长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2.开展亲子互动活动

为了拉近家园距离,增进亲子关系,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互动活动。例如,在亲子运动会中,家长和孩子可以组成二人三足、亲子接力等团队,共同参与有趣的体育游戏,培养默契和合作精神。在亲子阅读日活动中,家长可以走进幼儿园,与孩子一起分享自己喜爱的绘本故事,交流阅读心得,传递阅读的乐趣。在亲子手工坊里,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尝试粘贴画、陶艺、织物等多种手工项目,发挥创意,锻炼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举办亲子野餐、亲子表演、亲子义卖等主题活动,为家长提供与孩子互动、沟通、学习的机会。通过这些亲子互动活动,家长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也能学习到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家长的想法,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议。亲子互动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家园合作,还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成长环境。

3.组建家长志愿者队伍

为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园可以组建一支专业化、常态化的家长志愿者队伍。家长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和时间,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和管理工作。例如,有绘画特长的家长可以指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有音乐天赋的家长可以帮助幼儿排练节目,有外语优势的家长可以协助开展英语角活动。此外,家长志愿者还可以参与园内的环境布置、图书整理、材料准备、安全巡查等工作,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多彩、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为确保家长志愿者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幼儿园可以为他们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2]。同时,幼儿园还要建立家长志愿者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时间安排、考核奖励等事项,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组建家长志愿者队伍,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4.建立家园联络册

为加强家园互动,促进信息共享,幼儿园可以为每位幼儿建立一本家园联络册,作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联络册可以采用纸质或电子的形式,记录幼儿每天在园的学习、生活、活动等情况。例如,教师可以在联络册中记录幼儿的进餐量、午休时间、参与活动的表现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络册布置一些亲子互动任务,如观察植物生长、制作手工艺品、分享假期见闻等,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探索和学习。家长则可以在联络册上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如睡眠情况、饮食喜好、兴趣爱好等,与教师分享育儿心得。家长还可以通过联络册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与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为了充分发挥联络册的作用,教师要及时查看和回复家长的留言,保持频繁、积极的互动。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个别谈话,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解读联络册中的重点内容。

结束语

总之,家园共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共同努力。幼儿园要主动作为,创新家园互动模式,搭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家长要积极参与,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配合教师开展工作。只有家园携手,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让我们以"同频共振"为目标,为幼儿的美好未来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任益民. 家园共育下幼儿园德育渗透路径探索 [J]. 读写算, 2025, (05): 136-138.

[2]辛明雪. 信息技术助力家园合作的实践探索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4, (06): 66-68.

[3]朱琳.“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的实施路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3,(14):42-44.

本文系惠安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家园社共育“同频共振”路径研究》HA1452-151)的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