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曹树锋
  
大通媒体号
2025年24期
邯郸市交通建设投资管理中心

摘要: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作为现代化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交通设施的运行安全和服务水平。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机电工程系统复杂,涉及设备安装、管线布设和智能化控制等多环节,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为确保工程质量,需在施工前、中、后各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重点关注施工工艺标准化、设备质量监控及施工人员素质提升。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提出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质量控制

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程领域,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的畅通与安全。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环境、人员素质、监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质量控制往往成为工程管理中的难点。

一、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是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工程质量。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在于施工图纸的审核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验证。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图纸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设计参数与实际施工条件的吻合度。通过组织技术交底会议,让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充分了解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材料准备是施工前控制的重要内容,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采购优质设备和材料,核对规格型号与合格证书,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合格。在施工设备准备上,须对关键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和校验,保证设备在投入施工时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设备安装是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安装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系统运行可靠性。设备进场后,需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检测,重点核查设备的外观质量、技术参数和出厂合格证。在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按照安装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定位准确、连接紧密且符合规范要求。在管线敷设阶段,应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对管线走向和坡度进行精准控制,避免管道出现变形和错位。电缆连接时,要严格按照电气规范操作,确保接线端子的牢固性和导线绝缘性,避免由于连接松动或短路引发安全隐患。安装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性能检测,重点关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确保系统各项参数在设计范围内运行。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与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确保工程按标准实施。施工单位应建立全过程监控体系,对重点施工环节实施动态质量管理。监控手段包括视频监控、传感器监测和现场巡视检查,确保施工人员按规范操作。在机电工程中,对电缆铺设、接地装置安装和机房布线等环节进行重点监控,防止出现安装偏差和质量隐患。项目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现场质量检验,针对施工中暴露的质量问题,快速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施工监控数据需及时汇总和分析,形成质量报告和改进建议,确保施工质量问题能够早发现、早处理。通过运用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施工质量进行智能化管理,实时获取施工进度和质量状况,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监控。

二、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一)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执行策略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构建,实现全过程质量管控。在体系构建中,首先应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细化各阶段质量控制指标,确保管理目标可量化、可追溯。结合工程实际,制定规范化质量管理流程,从施工准备、现场操作到竣工验收各环节进行全程管控。为了保障体系执行效果,应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还需配备完善的监控和反馈机制,通过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质量问题。体系执行策略上,应推行标准化操作规范,确保施工团队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操作。

(二)强化施工队伍培训与技术交底机制

施工队伍培训和技术交底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有效减少因操作失误导致的质量问题。在培训机制上,应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工艺流程指导,确保施工人员全面掌握规范操作技能。技术交底机制在开工前要明确具体施工方案和操作要点,施工负责人需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操作方法。为提升培训效果,应采取现场示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技术交底会议中,需详细说明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理解并熟练掌握施工要领。施工过程中,施工队长和技术骨干应现场指导和监督,确保施工规范性。

(三)引入智能监测设备提升质量检测效率

在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中,质量检测效率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和质量稳定性。引入智能监测设备能够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检测,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安装无线传感器和智能监控摄像头,能够实时采集施工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智能设备能够对关键节点进行持续监控,例如电缆敷设的线缆张力和设备运行的振动频率,有效防止因施工偏差导致的质量问题。智能检测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算法,能够快速识别潜在问题和异常数据,提前预警施工风险。在实际应用中,结合无人机巡检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全方位的施工质量跟踪和数据存储,确保施工信息透明和可追溯。

(四)施工验收及后期维护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验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全面检测。验收阶段应逐项核查工程数据和检测报告,确保所有技术指标达标。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检测团队对设备安装精度、电气接线规范性和系统运行稳定性进行综合验收。验收完成后,形成完整的工程验收报告并进行质量备案。为提升后期维护质量,应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对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动态跟踪。通过定期维护和性能测试,及早发现设备老化和故障隐患,及时进行修复和升级。后期维护管理中,需配置专业运维团队,定期巡检并及时更新系统参数,确保设备持续稳定运行。针对设备关键节点和运行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质量监测和维护方案制定。建立完备的维护档案,确保维护质量有据可查和定期更新。

(五)基于BIM技术的工程质量全过程管控

BIM技术在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和信息集成,全面实现质量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BIM平台在施工前对设计方案进行三维仿真和碰撞检测,提前发现潜在质量问题并进行方案优化。施工过程中,通过BIM与物联网设备联动,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质量状态,生成施工过程的动态模型。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在BIM模型中实时查看关键部位施工质量和材料使用情况,确保每道工序按设计要求严格执行。在竣工验收阶段,BIM平台通过对比施工模型和实际完工状态,有效评估施工质量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基于BIM的质量管理不仅提升了施工监控精度,还实现了质量问题的可视化跟踪和快速处理。

结束语: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项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科学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施工队伍素质和引入先进智能监测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水平。施工质量管理不仅体现在施工过程中,还需延伸到后期运维和技术改进中,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未来,应继续探索现代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深度应用,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靖.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28):155-157.

[2]毛海.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4(02):111-113.

[3]邱毅.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科学,2024,44(04):135-14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