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SEC一致性分析模型的广西数学中考与课程标准匹配度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SEC一致性分析模型,探讨广西数学中考与课程标准的匹配度。尤其是通过分析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研究发现,现有试题在创新思维、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考查仍有待加强。为此,建议创设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突出数学本质的考查,从而可以有效的推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同时,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注重能力的均衡发展,以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SEC一致性;广西数学中考;课程标准;实施策略
引言;伴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拓展,数学教育渐渐看重创新思维、跨学科融合与综合能力塑造。尤其是广西数学中考作为重要的教育考核手段,其试题是否与课程标准实现一致,直接关联着教育目标实现与学生能力进步。即便中考试题在一定程度映射了课程标准要求,但在创新能力、探究精神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此考察广西数学中考跟课程标准的匹配融合度,评估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渗透新课程理念,注重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融合考查
在广西数学中考命题里,渗透新课程理念、聚焦创新思维及跨学科考查的融合加强,也就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要求。例如“综合与实践”能力的考查不仅显现在不同题组的融合里,且依靠独立题目开展专门考查,2023年跟2024年的几道题目明白体现了这一特点。2023年第25题“制作简易杆秤”和2024年第23题“探索清洗衣物的节约用水策略”,这两道题目皆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画面切入,结合实际生活矛盾,设计跨学科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困扰,既核查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又着重培育了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命题里也把创新思维与深度思考培养作为关注点。例如2023年第26题“探究与证明”跟2024年第25题“探究含参二次函数的最值”都有较强综合与创新性,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做深入的分析探讨,除了对学生基础数学核心能力的考查外,还强化了数学思维、推理能力、数学语言呈现以及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尤其是依靠此类类型题,学生不光需要熟稔并运用数学概念,还要学会摸索、证实和创造性地处理课题,进而可以有效的增进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由此可见,这些试题的设计契合了新课程观念的核心要求,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创新观念、跨学科整合和实践探索能力方面。
二、创设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突出数学本质的考查
在广西中考数学命题操作里,筹备开放性、探究性试题成为突出数学本质和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2024年广西中考数学试卷相较于2023年整体难度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计算量、思维量及对数学本质的考查方式上。首先,从计算量来看,选择题第12题、填空题第18题以及综合实践类第23题的计算量均有所增加,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运算能力和耐心。其次,从思维量来看,第24题圆的综合问题尤其突出,其第二问需利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来证明三点共线,许多学生容易忽略这一关键点;第三问结合圆周角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要求学生进行复杂的推理,易成为失分点。这些考查方式体现了试题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更高要求。此外,解答题第26题涉及旋转变换,与2023年折叠变换相比,旋转变换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在处理变换过程中线段和角的等量关系时较难建立清晰的逻辑。从数学本质出发,试题的变化反映了开放性和探究性考查的加强,鼓励学生通过多角度分析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第24题圆的综合问题不仅考查基本定理的应用,还要求学生在不同几何性质之间建立联系,体现了数学推理的深度。第26题的旋转综合题通过空间变换考查学生对图形整体性质的理解,而非单纯的计算训练。这些试题的设计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数学的核心概念和内在联系,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三、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广西数学中考的命题中,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设计越来越注重公平性与广泛性,确保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考试中有所体现。教学不再单纯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力求通过多样化的试题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考试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中考试题在难度和题型设置上更加合理,兼顾了基础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试题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较高层次数学思维的多样性,既有基础题目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数学知识,也有难度适中的题目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他们进行深度思考。此外,又新布置了部分挑战性题目,用以考察学生创新思维与应对问题能力。题目设计多样的情形,令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中都可以找到发挥空间。例如,2024年的数学科目试题充分体现出顾及全体学生的理念,从题目构造角度,既有让学生顺利做完的基础题,还有一些开放性题目,推动学生借自己思维方式去尝试。基于此,依靠这种分层次、全囊括的设计,不同学习天赋的学生均能展示自身数学能力,进而能够有效的推动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全面成长。另外,采用精准授课法,帮助学生在中考里拿到更好分数,同时还能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以及可以有效的培养其终身探索的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借助SEC一致性分析模型开展探讨,仔细分析了广西数学中考与课程标准的匹配水平,发现当前的试题在创新性、综合性以及跨学科融合方面不断增强,但仍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尤其是为更有效地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倡导在试题设计时增强开放性、探究性题目的比重,聚焦基础与创新能力平衡,且顾及全体学生,能够有效实施个性化教学活动。因此,数学教学应借助更全面举措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教育改革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吴晓红,莫宗赵,周莹.基于韦伯模式的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2019年桂林、贵港两地中考试卷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20,(04):54-57.
[2]李宗桦.广西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3]周莹,陆宥伊,吴晓红.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中考数学试题比较研究——以2017-2019年南宁市中考试卷为例[J].数学通报, 2020, 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