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方式及技术特点分析

祝志强
  
大通媒体号
2025年28期
中铁通轨道运营有限公司

摘要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核心保障,其运行方式和技术特点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从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概述出发,分析了其构成与功能,并重点探讨了供电系统的几种典型运行方式及其技术特点。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供电系统在设计与优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为未来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方式;技术特点;可靠性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轨道交通因其高效、便捷、环保的特点,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供电系统的支持。供电系统不仅为列车提供电能,还为车站照明、通信信号等设施提供电力保障。因此,研究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其技术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分析,探讨其运行方式及技术特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总结与展望。

1.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概述

1.1 供电系统的构成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外部电源:为供电系统提供电能的来源,通常来自城市电网。

主变电站:将外部电源的高压电(如110kV或220kV)降压至适合轨道交通使用的电压等级(如35kV)。

牵引供电系统:为列车提供动力电源,主要包括牵引变电站、接触网和回流线等设备。

电力配电系统:为车站内的照明、通风、通信信号等设施提供电能。

1.2 供电系统的功能

供电保障:确保列车运行所需的电能供应;

电压调节:将外部高压电转化为适合轨道交通使用的电压等级;

故障保护: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切断电源以避免事故扩大;

能量管理:优化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

2.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2.1 交流供电与直流供电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要采用两种供电方式: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

交流供电:适用于轻轨、磁悬浮等交通工具。其优点是电压调节方便,适合长距离输电;缺点是列车需要额外的整流设备。

直流供电:适用于地铁和有轨电车等系统。直流电源直接为列车提供动力,避免了交流电源整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2.2 接触网供电与第三轨供电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还包括接触网供电和第三轨供电两种形式。

接触网供电:通过架空接触网向列车传递电能。这种方式适用于高速运行的列车,具有电压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

第三轨供电:通过铺设在轨道旁的第三轨向列车供电。第三轨供电方式成本较低,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2.3 分区供电与并联供电

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通常采用分区供电和并联供电的方式。

分区供电:将整个线路划分为多个供电分区,每个分区由独立的变电站供电。当某一分区出现故障时,其他分区仍能正常运行。

并联供电:通过并联多个电源或变电站,提高系统的冗余性和可靠性。

3.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技术特点

3.1 高可靠性的设计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行。为确保高可靠性,供电系统采用了多种冗余设计:

变电站之间设置备用电源;接触网采用双线供电;设置故障快速切除装置。

3.2 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逐渐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智能监测:通过传感器和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自动调节:根据列车的负荷变化,自动调整电压和频率,确保电能供应的稳定性。

3.3 节能环保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

利用再生制动技术回收列车运行中的能量;

优化供电方案以降低能耗。

4. 实际案例分析

4.1 某城市地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某城市地铁供电系统采用了接触网供电和分区供电的方式。主变电站将外部电源降压后,通过牵引变电站为接触网供电。整个线路被划分为多个供电分区,每个分区由独立的牵引变电站供电。当某一分区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快速隔离故障区域,并通过备用电源恢复供电。

4.2 技术特点的应用

该地铁供电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监测和自动化调节技术。通过安装在接触网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流、电压等参数;当列车负荷发生变化时,系统自动调整牵引变电站的输出功率,确保电能供应的稳定性。此外,该系统还利用再生制动技术回收列车减速时产生的能量,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5. 结论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技术特点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本文通过对供电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典型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其技术特点,做出以下总结:

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各具优势,选择时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接触网供电和第三轨供电在不同场景下适用性不同;高可靠性设计、智能化监测及节能环保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的方向发展,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强.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与优化[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20.

[2] 李华. 智能化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应用研究[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1, 41(5): 78-83.

[3] 刘明. 节能型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技术分析[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