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多模态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张婷
  
大通媒体号
2025年38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八小学017000

摘要:本论文围绕多模态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特点与现状,阐述多模态教学资源的内涵与优势,探讨其在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的整合原则与具体运用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运用效果。研究表明,合理整合与运用多模态教学资源能够激发低段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为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资源;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整合运用

一、引言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启蒙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具有关键作用。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教学资源相对单一,主要以教材、黑板板书等为主,教学方式较为枯燥,难以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教学资源逐渐进入课堂,它融合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信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立体的学习体验。如何将多模态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并运用到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特点与现状

教学特点1. 学生特点:小学低段学生年龄通常在6 - 8岁,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认知能力处于从直观感知向初步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2. 教学目标: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和对文本的初步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现状,当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往往以讲解课文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缺乏有效策略,导致部分学生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后续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多模态教学资源的内涵与优势

内涵:多模态教学资源是指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视觉、听觉、触觉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资源,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文本信息传递模式,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构建出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呈现体系 。优势:1. 激发学习兴趣:多模态教学资源以其丰富的形式和生动的内容,能够迅速吸引低段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有趣的动画视频、悦耳的音频故事等,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投入到阅读学习中。

2. 促进理解记忆:多种模态信息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内容。图像可以直观呈现文本中的场景,音频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视频则能动态展示故事的情节发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3. 培养综合能力:多模态教学资源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欣赏图像、聆听音频、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多模态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的整合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多模态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必须紧密围绕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目标展开。无论是选择何种模态的教学资源,都要确保其能够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帮助学生识字、理解文本、培养阅读兴趣等,避免为了使用而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教学的混乱。

适度性原则:在整合多模态教学资源时,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度依赖多模态资源,忽视了文本的核心地位,也不能滥用各种模态,使课堂变得过于花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运用资源,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适配性原则:多模态教学资源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相适配。例如,对于简单的儿歌阅读教学,可以选择欢快的音频和色彩鲜艳的图像资源;对于情节较为复杂的童话故事阅读,则可以运用动画视频资源来呈现故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

五、多模态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运用图像资源,增强文本直观性

在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图像资源是最常用的多模态资源之一。教师可以利用插图、绘本、挂图等图像资源,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教学《秋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如金黄的稻田、飘落的枫叶、南飞的大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的景色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对秋天的描写。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借助音频资源,提升朗读与语感

音频资源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配乐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模仿朗读的语气和语调,提升朗读水平。例如,在教学古诗《咏鹅》时,播放带有古筝配乐的朗读音频,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跟读,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此外,还可以利用音频故事资源,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音频版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

(三)结合互动式多媒体资源,提高课堂参与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动式多媒体资源逐渐应用于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互动课件等资源,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和活动。例如,在识字教学中,通过互动课件设计“汉字拼图”“汉字连连看”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汉字;在阅读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展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回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六、结论

多模态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合理运用多模态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整合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和运用多种模态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为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模态教学资源将更加丰富多样,如何更好地将其与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深度融合,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建英.词语教学:低段语文阅读新径[J].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4,(09):55-57.

2.董香华.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4,(01):24-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