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三全育人”视域下“吉林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丹 苏亮 周甡喆通讯作者
  
大海媒体号
2023年9期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8

摘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各类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本研究以吉林省高校为例,探讨了红色文化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特别是通过“三全育人”引导研究生参与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方面。研究发现,在吉林省的高校中,通过红色文化的引领,结合“三全育人”理念,志愿服务成为培养研究生成为社会栋梁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红色文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务

“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向。其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如何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更好地引导研究生参与志愿服务,是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探究吉林省高校的实际案例,从红色文化融入的角度,探讨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如何更好地运用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以培养更具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一、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当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的融入被认为是激发研究生成长中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研究,以吉林省高校为例,深入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

首先,吉林省高校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呈现出一定的积极趋势。学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主题活动、建设红色文化场馆等方式,试图使研究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艰苦奋斗历史,培养对党的忠诚度。然而,这一过程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其次,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红色文化元素更巧妙地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当前,一些高校在红色文化教育中更侧重于表面功夫,缺乏深度挖掘。过于枯燥的红色文化宣传可能使研究生感到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因此,需要在融入红色文化的同时,结合研究生的专业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以引导研究生对党史国情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红色文化融入的目标应更加明确。不仅要使研究生了解历史,更要通过这一认识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当今社会,研究生成为社会栋梁的责任更为重大,因此,红色文化的教育应当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研究生参与社区服务、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使红色文化融入到研究生成长的实际中,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导下,志愿服务成为培养研究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不仅提升研究生的个体素养,更使其深刻理解和践行红色文化的要义。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如何助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在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三全育人”理念中,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被视为一种全面培养学生的方式,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研究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实际操作能力,更能够感受到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的力量。通过志愿服务,研究生能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的需要和问题,从而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此同时,志愿服务也成为一种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实践,在服务过程中,研究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

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在“三全育人”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通过志愿服务,研究生能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志愿服务能够拓宽研究生的社会视野,使其更全面地认知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有助于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通过参与社会服务,研究生能够在服务中感悟红色文化的价值观,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志愿服务不仅锤炼了研究生的个人品质,更使他们深刻理解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真谛,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红色文化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

通过研究吉林省高校的实践案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与志愿服务的内在联系,探讨在“三全育人”的框架下,如何实现红色文化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研究生成长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在吉林省高校的实践中,红色文化与志愿服务之间存在天然的契合点。首先,红色文化注重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与志愿服务的初衷相一致。通过将这一理念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研究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形成真挚的家国情怀。其次,红色文化的传承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而志愿服务正是一种具体的奉献行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研究生能够更深刻地领悟红色文化所弘扬的集体主义理念,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案例中,高校通过组织研究生参与社区建设、扶贫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将红色文化的要义融入服务实践中。例如,在社区建设中,研究生通过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深刻体验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在扶贫助学活动中,研究生通过走访贫困家庭,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对人民群众的实际帮助,进而激发对党和社会的责任感。这些实践既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又是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践行,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

在“三全育人”的框架下,高校可以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机制,将红色文化融入志愿服务的方方面面。通过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红色文化培训,提高研究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水平。在志愿服务活动设计中,加入红色文化元素,使服务活动更贴近党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通过这种有机结合,研究生将更好地领会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在志愿服务中培养起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吉林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Z2226);2022 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JJKH20220317SZ);吉林农业大学202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编号:2022YJG05)。

参考文献

[1]孙大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1):99-101.

[2]孟祥彬.探析党的政治建设视域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时代报告,2022(06):28-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