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英
  
大海媒体号
2023年9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 上海 -200127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7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各37例,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病死率为2.70%,相对低于对照组的8.11%(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能够缩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降低其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再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急危重症之一,临床表现为黑便、呕血等,若救治不及时,随着出血量的增大,可诱发失血性休克,进而危及患者生命[1]。该病来势迅猛且病情凶险,,治疗期间再次出血率极高,早期识别疾病危险程度,并给予相应救治及护理至关重要[2]。 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是一种前瞻性护理模式,先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警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有效规避风险事件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7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标准:均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历资料完整;首次发病;发病后48h内入院;意识清楚,问答自如;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其他部位出血;其他脏器严重疾病;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认知功能异常。将7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1~75岁,平均(52.36±5.71)岁。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2~76岁,平均(52.89±5.4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均衡可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入院后,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输液、输血等治疗,视患者出血量和症状给予禁食,出血停止后可指导患者清淡流食,嘱患者卧位休息,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再次出血发生。

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同时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1)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及时采用Rockall积分系统对其病情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总分0~11分,根据得分结果将其划分为三个危险等级,即低危险(0~2分)、中危险(3~5分)、高危险(≥6分),告诉患者评估结果,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2)针对性分级护理:对低危险患者给予常规止血处理,耐心告诉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原因、出血征象、危害性、治疗及护理要点等,向患者强调科学饮食、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指导患者再出血预防方法。对中危险患者需将其安置在与护士站较近的病房,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确保各种抢救仪器设备准备妥善,向患者介绍特殊类药物使用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配合,夜间可安排2名护士值班,若发现病情恶化立即协助医生处理。对高危险患者给予“一对一”护理,为患者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配合医师进行全力抢救,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积血,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遵医嘱用药,加强出血高峰期巡视,辨别患者是否存在再出血征象,如有需及时协助医生,同时向患者讲解康复案例,对患者给予积极心理暗示,避免患者过度紧张而加重出血症状。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包含止血时间、再出血率、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病死率为2.70%,相对低于对照组的8.11%(P>0.05),见下表。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发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致使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其病死率高达2%~15%,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4]。有研究表明[2],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早诊断、早治疗,并辅以有效护理,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以往常规护理多凭经验进行,难以准确预测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护理效果较局限。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的出现和应用,有效避免以往常规护理的盲目性,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护理安全性,进而提高救治成功率[3]。本次研究对观察组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研究中患者入院后立即启动风险评估机制,采用Rockall积分系统对其病情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疾病危险等级,再对不同等级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医疗资源浪费,缩短止血时间;加强出血高峰期巡视,能够有效避免再出血发生,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能够缩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降低其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改善疾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4):156-158.

[2]孟范敬.基于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9):168-169.

[3]康小玲,邱金花,陈枫.风险评估护理干预对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22,28 (16): 17-19.

[4]吴娜,秦伟强,许昌琴,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1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3,28(5):421-4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