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媒专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实践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我国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且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务院还提出了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具有时代价值的教学模式。对此,成人教育要积极开展数媒专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不断优化数媒课程结构,健全订单培养机制,依托订单培养人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关注,释放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优势,以此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媒专业;“订单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在重点任务部分指出:“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在此要求的支持下,成人教育中的数媒专业要看到自己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势,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现代化的人才队伍,助力我国乡村振兴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数媒课程结构,健全订单培养机制
与成人教育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员以学员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媒专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要积极优化课程结构,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完善评价结构,健全培养机制。
例如,在开展数媒专业中的广告策划与创意一课时,首先,学校方面要了解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数量、综合能力等,并与相关企业或单位签订订单,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其次,在前期了解活动之后,教师便可以将订单要求与课程实际融合,优化课程结构。如,订单中指出,数媒专业技能人才要具备“展现乡村之美”的能力,对此,教师便可以在原有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加入成功的乡村振兴广告案例,带领学员分析其中的成果之处,之后再鼓励学员自主进行广告策划与创意。如,当地农民大都以种植水果为生,那么在广告策划与创意中,便可以进行水果主题特色乡村的宣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举“最美草莓”“水果之王”等称号,打响水果名片。如此,成人教育中数媒专业便可以向当地的人才培养订单交出具有实践价值的订单成果,让其看到数媒专业技能人才的综合能力。最后,学校与当地单位或企业还要做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评价工作,以此全面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比如,数媒专业学员在参与乡村振兴实训活动后,用人单位便可以根据自身的用人标准对学员进行评价,综合考察学员在实训期间的进步与不足,并将其反映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中。与此同时,用人单位还要邀请学校参与到评价中,一是从学校角度对学员的行为举止、思想态度等进行评价,二是从反思自己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以便做好课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总之,课程结构是数媒专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础,所以为向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技能人才,学校要做好与前期的沟通交流工作,确定课程结构的优化方向,全方位确保课程质量。
二、依托订单培养人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与乡村振兴事业的连接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践的重要支撑,而教师是推动这一模式得以落地的关键,因此,成人教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做好学校、学员与乡村振兴事业之间的沟通工作,主动从当地企业中学习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实现数媒专业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
例如,在开展新媒体艺术基础一课时,首先,教师要找准自己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做好各主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在学校内完成新媒体艺术基础有关理论知识的渗透,观察并记录学员在课堂中的表现与状态,对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学员进入当地企业或单位参与实训活动时,向当地企业或单位介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辅助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当然,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还可以与当地负责人取得联系,实地考察学生实训活动的环境、培养方式等,及时指出其中需要优化的部分,保障学生的安全与成长质量等。总之,教师不仅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订单式培养模式中的教育者、引导者,还是重要的观察者、记录者、“检验员”等,是订单式培养模式得以落地的关键所在。其次,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比如,教师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机械化,从此出发,教师在进行新媒体艺术基础教学时,要加入更多现代化农业知识、机械化农业知识等,以此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下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实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数媒专业教师队伍的全方位建设。总之,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学习与订单有关的知识能力,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持续提高。
三、关注技能人才需求,释放订单培养优势
学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媒专业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在实践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时,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员的实际需求,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学习、参与实训活动的主动性,释放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时效性、针对性等,以此增强学员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
例如,在数字摄影与摄像课程中,首先,教师要融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岗位需求进行学习活动的优化。如,在短视频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振兴事业也要跟上时代发展,急需摄影摄像的综合型人才,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便可以将农产品、农业活动作为拍摄对象进行短视频的制作,并将其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在检验学生实践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平台对农业领域创作者的扶持计划,以便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对数媒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其次,教师还要将教育教学活动的视角聚焦于学生本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如,在进行农业赛道短视频创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积累的短视频知识、自身兴趣爱好、特长等出发,对短视频内容和成果进行优化,如,可以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借助画笔转化为一个个动画形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画剧本的创作、动画视频的制作,以此确保短视频的高质量、高流量,实现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员的主动成长、全面成长。总之,学员是诸多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践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时,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需求、发展学生特长,助力学员和乡村振兴事业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媒专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实践是符合时代发展、满足学员成长、推动教育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教师要积极进行数媒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健全订单培养机制,从订单培养人才的实践出发,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关注学生的需求与特长,充分发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凤侠.全域提升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N].鹤壁日报,2023-12-26(001).
[2]李莹莹.用好“本土人才”赋能乡村振兴[N].双鸭山日报,2023-12-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