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武术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探究

邓金迪
  
大海媒体号
2023年12期
私立华联学院 (510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武术教学的路径。通过分析武术与思政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着重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武术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的研究,验证了这种融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今后武术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武术教学,思想政治,全面发展,价值观,教学方法

引言: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涵养身心、培养品德的艺术。然而,在当今社会,武术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技巧和形式,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旨在探究武术教学如何融入思想政治元素,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深入研究武术与思政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武术教育的改进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1.武术与思想政治的内在联系

1.1 武术的人文精神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项技术性的身体训练,更是一门承载深厚人文精神的艺术。通过对武术起源及发展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揭示武术的根本性质,并了解到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训练方式,更是一种对人性、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武术并非只是一种用于战争或自卫的技术,更是一门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武术渗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还融入了对生命、人性的深刻反思。这使得武术不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更是一门具有深邃文化内涵的学问。

其次,武术通过拳法、器械等技术手段传递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武术技法不仅仅是单纯的招式,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社会的理解和体验的表达。通过武术的练习,人们在技术的层面上不仅学到了自我防护的本领,更体验到了一种内在的宁静和平和,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武术的实践中,注重礼仪、尊重、谦逊等道德规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些规范贯穿于武者的学习和实践中,使其不仅具备了技术上的高超造诣,更培养了品德的高尚。武者通过尊重对手、师长,谦逊接受教导,体现了武术传统中强调的道德伦理观念,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

综上所述,武术不仅是一门技术性的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历史的考察和对道德规范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武术从技术层面到人文层面的丰富内涵,为后续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武术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思想政治与武术的相互影响

武术与思想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贯穿于历史发展、实践传承以及现代教学之中,这种相互影响不仅是武术的本源,更是塑造社会价值观的媒介。首先,通过历史考察,我们可以深刻理解武术与政治思想如何相互交融。在古代,武术往往是战争的得力工具,武士阶层与国家政权形成紧密联系,使武术成为国家力量的象征。这一历史背景下,武术承担着政治使命,强调国家忠诚和个体牺牲,塑造了武术的价值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理念不断演变,武术也随之调整与时俱进。近现代中国武术在国家建设过程中,被赋予了弘扬国威和民族精神的使命。作为文化符号,武术通过各类赛事和表演活动,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表之一。这种紧密联系使得武术与国家的思想政治目标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在当代武术教学中,思想政治与武术的相互影响更显得重要。通过武术课程,学生不仅能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国家文化传统的认同感,而且通过教学内容的融入,传递国家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武术作为一种身心修养的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总体而言,思想政治与武术的相互影响是历史的产物、文化的传承,也是现代社会塑造良好公民的途径。通过深刻理解和挖掘这一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武术实践与教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新一代公民。

1.3 传统武术的价值观念

传统武术深刻地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其价值观念贯穿于技法传承与实践之中。首先,武术注重“道德武德”观念,即强调武者在修炼武技的同时,应具备高尚品德。这体现在对对手的尊重、对师长的感恩、对弱者的关爱等方面。通过武术的修习,学生能够培养出诚实守信、宽容谦逊的品质。

其次,传统武术强调身体与心灵的统一,注重内外兼修。这体现在武术练习中对内功、呼吸法的重视,以及对心性修炼的关注上。这种练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培养坚韧的意志力、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传统武术中的“义”、“仁”、“礼”等儒家思想亦深刻影响着武者的行为准则。武术传统中追求的并不仅仅是技法的高超,更是通过技法的修炼达到人格的完善,注重武者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总体而言,传统武术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内涵,强调修身养性、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儒家思想,符合社会的道德伦理标准。这为现代武术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可通过传统武术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融合思想政治的武术教学方法

2.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1.1 通过武术拳法传承传统文化

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致力于通过深入研究武术拳法的起源和演变,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技法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拳法课堂上的教学,我们不仅向学生传授技巧,更注重将每个招式的历史、文化渊源融入解说中。

首先,我们深入研究武术拳法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训练,更是一种对人性、伦理、道德的思考。例如,在教学《太极拳》时,我们详细介绍太极哲学的基本原则,解释每个动作如何体现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通过对拳法的深入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武术动作的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其次,我们注重武术动作的准确性和形式的传承。要求学生在表演武术动作时不仅注重技术细节,更要传递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逐渐体会到每个动作的深层含义,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这种传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传授,更是一种对文化内涵的传递,使学生在武术实践中不仅仅是动作的执行者,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通过这一教学方法,我们期望在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认同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更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情感,进而形成稳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基础。这种通过武术拳法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武术教学的内涵,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途径。这样的教育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1.2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责任感

在武术教学中,我们强调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热爱与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与国家相关的武术比赛、演出等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国家自豪感。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技能的展示,更是对国家文化的传承,通过武术表演展示祖国强大的文化底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武术的力量与美感,从而激发起对国家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首先,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武术比赛。这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对国家体育事业的支持与贡献。在比赛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对国家集体荣誉的向往。我们注重的不仅是比赛的结果,更是比赛过程中所培养出的团队合作、拼搏奋斗的精神。通过比赛,学生将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国家体育事业的推动者。

其次,我们通过武术表演展示祖国的文化魅力。在参与各类演出活动时,我们不仅注重动作的精湛演练,更要通过武术动作的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国家文化的热爱,同时也为观众展示了祖国的文化底蕴,培养了国家认同感。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武术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系。通过与武术相关的国防知识、国家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教育,我们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激发他们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通过思想引导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具备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情感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国家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旨在在武术教学中融合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武术实践更深刻地认识和热爱祖国。同时,强调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积极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这种全面培养不仅是武术教学的目标,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武术,学生将不仅仅获得身体上的锻炼,更能够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担当。

2.2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2.1 创设协作学习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特别注重在武术教学中创设协作学习环境。这一环境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磨练技术,更是为了深刻体验团队的力量。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演练和技法对练等活动时,我们强调的不仅是技术的训练,更是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通过设立小组任务,鼓励学生共同分担责任,相互合作完成任务。这种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和沟通能力,使其在协作中逐渐形成相互依赖的团队意识。在小组任务中,每位学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相互协作达成共同目标。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武术实践中深刻理解个体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培养团队责任感。

其次,通过集体技法对练,我们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相互信任的品质。在技法对练中,每个学生都需要依赖团队成员的协助和保护,这强化了团队协作的必要性。教师在指导中注重对团队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共同目标,形成集体荣誉的共鸣。技法对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关注自己的表现,还要密切关注团队其他成员,形成相互配合的默契。

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集体主义的实质,使其在武术实践中发挥团队的最大潜力。通过集体性的训练,学生将不仅仅是个体武者,更是团队的一部分。这不仅有助于武术技能的提升,更能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通过集体合作的经验,学生将逐渐培养起对集体主义的认同和理解,为其未来的社会交往奠定坚实基础。

2.2.2 引导学生在武术中体验集体荣誉感

为了让学生在武术实践中深刻体验到集体荣誉感,我们通过组织武术比赛、表演等活动,强调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贡献,鼓励他们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奋斗。在教学中,我们不仅注重技术的训练,更注重对团队的积极性和凝聚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武术实践中不仅仅关注个人的表现,更注重团队整体的成绩与荣誉。

首先,在武术比赛中,我们强调团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追求胜利。每位学生不仅仅代表着个人,更代表着整个团队。比赛不仅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团队协作和集体拼搏的体现。通过比赛,学生将建立起对团队协作与荣誉的深厚情感。我们注重对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贡献的肯定,使他们深刻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

其次,在武术表演中,我们强调每个学生的贡献对于整个表演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表演的集体成功和受到观众的肯定,学生将体验到无比的集体荣誉感。我们注重对团队整体成绩的强调,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珍视团队荣誉的观念。每个学生都是整个团队成功的一部分,这样的认知将激发学生更加努力地为团队作出贡献。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旨在在武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起对集体荣誉的深厚情感。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集体主义精神的理解,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积极地履行团队合作的责任。学生在比赛和表演中的成功经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技术水平,更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学生将更深刻地理解集体主义的意义,使其成为个人成长的有力支撑。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益于武术技能的提高,更培养了学生在团队中的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社会交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

通过对武术教学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的路径的深入探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是武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今后的武术教学应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掌握武术技能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国家。

1.名称:课题:新时期思政教育在民族传承舞龙舞狮课程中的融合 编号:GDSS2022N175

2.名称:课题:传统体育舞龙舞狮的传承研究—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

编号:20220006

参考文献

[1]何春华.高校武术教育课程教学创新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45(S1):187-189.

[2]王继娜.高校武术课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23,27(04):77-80+87.

[3]白彦荣.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课程思政濡养研究[J].武术研究. 2023,8(09):68-70.

[4]邱彦.高校公共武术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与融入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23,13(29):132-134+139.

[5]田杰.新时代学校武术教学的问题、路径与策略[J].武术研究. 2023,8(11):55-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