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红歌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探索

范瑺
  
大海媒体号
2023年15期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 江门529000

摘要:本文旨在充分利用红歌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厚植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提出红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选取不同原则和方法,循序渐进的探寻不同阶段的红歌内容,同时要兼顾教学一体化的一致性,促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

关键词:红歌、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

一、 红歌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必要性

(一)践行立德树人的具体表现

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目标要贯穿于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全过程,这之中红歌资源便是具体化、形象化的呈现,连接了不同阶段的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具有广泛传播性的思政素材。

对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手段、思想状况更加活跃和多元,思政教育更是要与时俱进。红歌和德育的发展二者理念趋同,更应加强融合,明确其实践中的有利效应,从而优化出合理的思政教育模式,找到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普适性的素材,以此来打破学段壁垒,从而实现真正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贯通。

(二)五育并举,全面融合发展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这些要求我们要做到将五育并举和思政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融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红歌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教育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寓情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模式。红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枯燥的理论知识相比,本身更加贴近学生,有利于更深入的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故而利用好红歌资源,更好的敏锐的捕捉到教育契机,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更好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校内校外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红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音乐基础素质和技能提升

教师的音乐基础素质对于红歌的教学至关重要,良好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声乐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传达红歌中的情感、历史意义以及文化内涵。除此以外,有了过硬的音乐基础素质和技能,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音乐元素,创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容易沉浸在红歌的学习和表达中。

要想更好的实现将红歌融入我们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堂之中,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各学段的专职思政教师。专职思政教师大多数都有着相关专业学习经历,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储备。但由于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不足等问题,思政教师的音乐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日常备课和素材准备中,可以与音乐教师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学习和分享音乐知识,获取专业指导和建议,共同规划课程,交流教学经验,了解音乐教学中的最佳实践。

(2)思政理论知识融合教学

思政理论知识在红歌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红歌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这些歌曲的背景、内涵和蕴含的革命精神,以便更好地向学生传达这些核心价值。在现阶段的大中小学红歌教学中,红歌内容的教学多集中于音乐课程,相关教学也多集中与歌曲技巧的表达,依赖传统的讲解式的音乐教学方法,缺乏相应歌曲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升华。导致学生对于红歌的学习和体验不足,难以引发兴趣和激发课堂参与度。

在创新性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想推动红歌的融入,更好确立红歌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团队合作和跨学科融合,不能以单一科目的评判标准,创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红歌教学模式。无论是思政学科的教师还是音乐学科的教师都应融合式的掌握各自所需知识技能。总之,要想让思政教学和红歌有机融合,就要认识和克服这些不足,积极寻求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红歌知识和教学技能。

(二)教学内容设计与红歌资源整合

在进行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那些内容简单易懂、有代表性、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和思考的作品。在不同阶段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党的历史、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应兼顾内容的连贯性,内容需要考虑到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以及能够延续、深化思政教育的素材,结合学情特点及时调整红歌学习目标,从欣赏、歌唱、创编多种角度调整学生对于不同难度红歌的适应。

小学阶段:应选择旋律简单、歌词容易理解、节奏明快的歌曲,如《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歌》等。这些歌曲不仅在旋律上容易接受,而且歌词内容朗朗上口,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还可以引入一些主题比较鲜明和情感表达较为丰富的歌曲,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爱国情感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中学阶段:可以将红歌历史背景进行延伸和深化,在歌曲选取中可以逐步引入更多有关革命历史、党的奋斗历程等内容的歌曲,如《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红歌的同时,还应适度挖掘红歌的思想内涵,包括对革命精神、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精神的理解,这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和理解。

大学阶段:选择更具深度和广度,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红歌曲目,如《红旗颂》、《我的祖国》等,这之中涉及更多历史事件和思想理论,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红歌内容,思考革命与发展的关系,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三、结语

当前,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等目标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红歌已经成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课堂中的重要教学素材。红歌独有的文化内涵也对教师提高音乐基础素质和思政理论知识等方面提出要求,这些对于学生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起着关键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充分的发掘红歌价值,探索出有助于促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提高学生对党史、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两者的融合,使其产生相辅相成的关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充分发挥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论红色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 [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7.

[2]刘丽娟.以红歌为载体的高职院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以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23.6(18).

[3]马杰.以红色音乐剧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以上海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剧《海上·音》为例[J].2018(10):126-128.

[4]新华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N].人民日报,2022-10-17(2).

[5]张成尧.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研究J.社会建设,2022,(06):71-74.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青年课题项目“红歌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探索”(课题编号:23GQN94)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