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文化融合背景下中国传统插花传承与创新发展教育教学研究
(一)中国传统插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插花是包含了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活动。它是一种文化,是人们世界观的艺术表达形式。中国的传统插花深受宗教、哲学、绘画艺术、民族审美 与民俗等影响,尤其受哲学影响。不同的朝代形成 了不同的哲学流派,这些哲学流派都有不同的哲学内涵,使插花艺术也呈现出不同的理念,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风格各异的插花从侧面反 映了哲学对插花的影响。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插花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插花与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1、中国传统插花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
中国传统插花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某一时期的文化风貌。人们按照历史经验加工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传统插花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根植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具备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
鲜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世界插花界中独树一帜,曾对世界特别是东方插花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传承与推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3000年发 展历史的传统插花,对提升中国插花产业具有重 要意义。
2、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插花的创作源泉
丰富的中华文化是传统插花艺术创作的基础。中国传统插花集自然山川之灵秀,在悠久文化沉淀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插花艺术。中国传统插花的产生与古代的“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等文化思想的关系十分密切。另外,明朝的《瓶史》《瓶花谱》等专著到现代依然被国内外插花界所推崇。传统插花所用的花材、构图等顺其自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并通过插花 原理创作意境深远的作品。
3、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插花与创新的基础
随着“中国风”在全球的盛行,中国传统文化 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不仅在古书中,还在我们的生活里。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特色入手,在花器、花材、叶材等方面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插花作品中,让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走进千家万户。以花为媒,以花传情,以花悟道,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播传统文化与生活美学,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中国传统插花在与传统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教学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
1、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我国插花花艺虽然处于发展前期的上升阶段,但中国传统插花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虽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和风格,但民族特色还不鲜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民族艺术风格特色的衡量标准,民族的传承不仅是理念的,还必须实现传统与创新结合。受我国插花商业体制机制的影响,民族特色传承的发展艰难。在插花教学中,仍需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2、大力开展插花教学、科研与教育工作
在中国传统插花的传承与创新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研与教育。开展中国插花的科研与教育,可使国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插花与传统文化。
2.1开展科研工作。要熟读和研究我国传统插花艺术的有关古典著作,包括传统插花理论基础的研究、继承与完善,传统插花技艺的研究,花器的研究与开发,花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等。通过科研,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传统插花的中坚力量,主导中国插花发展的方向,开创中国插花的新流派。
2.2重视培养传统插花师资队伍。要普及传统插花艺术教育,首先必须有师资队伍。目前,我国的插花艺术师资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有些是经过自学和短期培训后从事插花艺术教育工作的;有些甚至没有经过培训,只靠自己的摸索就开 始从事插花艺术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插花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培养高素质的插花师资队伍,有必要从高等教育着手。建议高等艺术院校开设“插花艺术”必修课程,其他高等院校可以根据专业性开设“插花艺术”课程作 为选修课。此外,要逐步完善插花教师的资格审 定制度。
2.3在中小学普及传统插花艺术教育。首先,在中小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包含花文化、传统节日的来历、茶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内容。让学生从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培养民族感情,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花文化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就为欣赏、品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储备了知识,奠定了基础。其次,将插花艺术以绘画、书法、音乐等单独课程的形式开展教学。最后,重视对中国传统插花的宣讲。在民众中宣传和普及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大众宣传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魅力。
2.4在插花教学中建立完整的传承体系
我国传统插花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做到继承和发扬、学习和借鉴、普及和提高,这样才能弘扬民族和区域特色,形成传统插花从业者的特色和风格。这种特色和风格的形成、保持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不仅有技艺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
2.5政府的重视与宣传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提倡。2008年,北京举办了第29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政府以此为契机,将中国传统插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积极向世界展示推广,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传统插花的影响。此后,中国传统插花在政府的倡导下先后进入大中小学课堂,成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2.6花文化与中国传统插花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基于广泛群众基础的全国名花评选所认定的中国传统名花,既是长期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智慧的结晶和心愿所向,也是中国传统花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国传统名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传统名花与中国传统插花的有机融合,必将会加快中国插花艺术走向世界、名扬海外的步伐,也必定会使中国的传统名花在世界上绽放异彩。
2.7以花艺大赛为契机,培养高技能中国传统插花人才
花艺技能大赛给中国传统插花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培养出顺应时代要求的高水平花艺人才是教育的职责所在。中国传统插花要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花艺人才。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与市场接轨,积极进行中国传统插花传承与发展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是必要的,更是迫切的。
(三)中国传统插花在教学中的应用
1、传统插花教学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我国传统插花的传承与发展中,既要避免僵化死板,又要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插花教学中,既要学习国外插花艺术的优秀文化,又要自发地传承本土文化中的精髓。
2、加大对传统插花教学、科研的投入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弘扬,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国传统插花的科研投入,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传统插花文化的教育投入,通过全面学习、实践,培养大量中国传统插花设计师,使中国传统插花走上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
3、传统插花教学要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我们应该侧重对其内在精神的理解,而不是形式上的生搬硬套。中国传统插花必须在继承中创新,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地保留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创造性地把传统插花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做到自然和谐。这种创新,既不是“传统”的现代翻版,也不是“历史”的割裂和移植,而是站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传统的重新审视。这绝不是简单地套用传统符号、装饰元素所能解决的。西方人重模仿、重形体,而中国人重物感、重内心,着意于空间“境界”或“意境”的渲染。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学习和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性优秀文化的同时,要责无旁贷地传承和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起传统插花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纽带,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插花的传承与发展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