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评析2023年全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备考建议
一、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
该教材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党的教育方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根据课程标准,有机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贴学生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统编高中思想政治试题特点
在2023年高考中,思想政治全国卷命题将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总原则,以此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确保新课标首考落地,体现学科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的积极作用。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加强教与考衔接,优化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体现考查品德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三、2023年全国卷试题分析
1.与时俱进,筑牢思想理论基础
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高考文综全国甲卷中的第21题,考查学生对“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意义。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论述创设情境题,考查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掌握,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2.全民守法,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勇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践行者、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8题,以多地兴建宪法主题公园,开展法制宣传、宪法宣誓、法律咨询等活动为素材,引导学生体会宪法的至上权威和社会治理最高准则的地位,涵养宪法精神和法治意识。第41题以父子间借款纠纷为情境,将订约履约、赡养义务、人民调解等融入情景试题。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契约精神和法治思维,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逻辑与思维
当前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学科高考命题坚持内容改革方向,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的考查,努力发挥考试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积极导向作用。
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3题,结合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论题,考查学生对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后件的逻辑关系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后件的逻辑关系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粮食安全和强国复兴的重要关联,提升正确使用假言判断和有效进行演绎推理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0题,以科学工作者培育多年生稻为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和超前思维等创新思维方法内涵的理解、运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创设情境,构建试题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注重情境教学,今年新课标高考命题符合课程性质和素养考查要求。
如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1题选取一件家庭成员之间借款纠纷案为素材,创设试题情境,要求学生以人民调解员的“模拟身份”分析借款人的不当言行并提出解决纠纷的建议,体现学生参与性和实践性;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8题选取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开展宪法宣传、宪法主题教育、宣誓等活动的事实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落实情境试题的育人导向功能。
5.开放设计,能力提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特点设计开放性试题,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
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9题以全球面临生物安全挑战形势下中国何为为主题,要求学生以“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生物安全会议”中国代表的身份,草拟一份阐述中国关于生物安全问题立场的发言提纲。这一学科任务在解答路径方式上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只要能从形势判断、进行国际合作的主张、政策立场成就、对错误做法的立场等维度运用学科语言阐明立场,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作答任务,试题的开放容纳学生多维作答创新作答,发挥了开放性试题的应有作用。
6.重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制定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要兼顾共同性与差异性。鼓励采用不同构思,采取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9题作为开放性试题,设计了分项评分量表。考生只要掌握了我国外交政策、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材料概括中国应对生物安全问题方面的成就,进行合理作答,即可得分。这种评分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发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四、面向未来、备战高考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育人。加强教与学、练与考衔接,紧扣课程标准,推进新课程平稳落地。落实“双减”政策,推动“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足教材,在进行教材知识学习的同时适当的拓展和延伸,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1.精选试题,有练必评
结合时政及学生学情,精讲精练,精讲多练,选好题,切忌“杂”“乱”“偏”“难”“怪”,注重讲题质量,认真仔细评讲每一道题,达到既能巩固基础,又能提升能力的目的。试题的选编,要兼顾各种类型的题目,要重视漫画类、图表类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2.注重情景教学
2023年全国卷试题41、38题重视情景创设,符合学科素养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设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生活情景导入,使学生增强解题的能力。如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可以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法的严谨性,以及良法之治。
3.学生答题,需要规范
高考阅卷要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答题的规范性,训练学生严格用政治专业术语规范答题,不能有错别字,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关注答题细节,避免学生因不规范答题而丢分。
因此在锻炼和教学生的过程中,学会抓细节。如平时做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其次审材料,最后知识迁移。除此以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语言表达,对于模糊不清的,要及时纠正并完善;在训练中指导学生语言要清楚、准确、简洁且有层次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新时代对教师的学科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上课用语要专业化,言之有序,注重语言和板书的严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邢楚楚. 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政治认同路径探析[D].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2]韩震. 新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理念与特点[J]. [1]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教材研究院, 2020.
[3]王振涵. 初中《道德与法治》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研究[D]. 扬州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