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老年人生活照料》课程思政案例做一名“知情意行”四维统一的青春养老人

——以老年人心脏骤停应对教学任务为例

刘琴 詹蒂 许仙全
  
大海媒体号
2024年2期
重庆工商学校服装护理系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老年人生活照料”课程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中“养老护理方向”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的支撑课程。先导课程有“老年人体结构与功能”“老年学概论”,后续课程有《老年人技术护理》《老年康复护理》《老年人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等。该课程的内容对接1+X证书——老年照护(初级)、养老护理员(初级)职业技能标准,培养学生老年人照护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本课程涵盖日常饮食照护、排泄照护、清洁照护、睡眠照护、特殊照护、出行照护及安全照护等养老照护人员岗位需求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专业的老年生活照护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理能力,养成敬老爱老、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和严谨细致的服务意识,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老服务的精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等职业素养。

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一)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确立“新三维”专业教学目标,体现“知、情、意、行”课程思政内涵的四维统一,形成 “忠、勤、智、仁、孝”五大思想政治育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本课程按老年照护岗位需求重组为基本认知、日常照护、特殊照护、出行照护及安全照护五个模块;坚持教学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伦理教育、科学探究精神教育、职业情感培养相结合,确立“新三维”专业教学目标,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同时发力,将中华传统文化及职业价值观贯穿教学始终,凝练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的五大育人目标:“忠、勤、智、仁、孝”。

(二)创新教学手段,以“二二一”路径,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实施课程思政 “二二一”路径开展,即两个课堂、两个平台、一系列活动实施课程思政。

两个课堂:第一课堂基于“知情意行”四维统一的“忠、勤、智、仁、孝”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体验等教学活动,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阵地;另外,打造专业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与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相融合,进行社区宣讲、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两个平台:进行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双平台建设,推动课堂思政项目实施。校内资源平台包含基于课程体系的课程思政教学微视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等,强化课程思政内容。第二平台是校企合作共建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考核评价细则、授课计划等相关内容,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

一系列活动:走进老年康养中心、社区服务中心,通过社区知识宣讲、公益劳动等生动立体的课外活动,推选一批“天使之星”“最美养老人”“最美00后”等一系列具有崇高职业精神的老年照护人才。

(三)优化评价方法、注重价值引领

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对课程进行过程管理,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引领,突出过程评价,开展增值评价,形成“前测+过程+结果”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前测评价是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课前练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评价由双导师、学生和服务对象围绕“三阶练评讲”教学环节,通过教学游戏、技能操作、技能竞赛等,依托超星教学平台、H5技术,及时分析检测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评价是根据学生完成线上线下拓展任务的情况,反馈其知识应用与技能实践能力。打破校园围墙效应,在增强知识技能同时,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感从业热情。在各个评价环节中,始终以“新三维”为指导,将“忠、勤、智、仁、孝”贯穿评价全程,使学生达到“知、情、意、形”的统一。

(四)《老年人心脏骤停应对》案例设计思路

(五)实施过程

1.课前导学

教师课前上传中国古代实施心肺复苏救治的相关文献、视频等资料至网络学习平台,启发学生感知心肺复苏学习的重要性,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

2.课中促学

教学导入中通过播放“中学生路边心肺复苏救活老人”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急救意识,引出本次课程——老年人心脏骤停应对。

展示心脏骤停应对初体验任务成绩,进行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

通过三级进阶练习,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忠、勤、智、仁、孝”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阶(一练一评一讲)。通过小组游戏——对表纠错——师生点评——示范讲解——游戏检测5个环节,学生完成“老年人心脏骤停应对流程”的学习。通过学习通平台、H5技术、希沃传屏等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理解,有效解决了本任务教学重点——老年人心脏骤停应对的操作流程。

通过一阶练评讲,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提升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卓绝的执行力,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急救意识及风险防控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珍爱生命的职业素养。

二阶(二练二评二讲)。通过心肺复苏模拟——全程素材采集——研析操作规范——VR仿真体验——精讲CAB要领5个环节,学生完成“老年人心脏骤停应对”学习。通过希沃传屏、虚拟仿真等帮助学生直观认知,有效突破了本任务教学难点——心肺复苏CAB操作规范。

通过二阶练评讲,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团队协作、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安全意识及规范操作意识。

三阶(三练三评三讲)。通过小组技能PK——组间观摩讨论——多维定量评价——精讲职业素养4个环节,学生完成“老年人心脏骤停应对”的综合技能学习。通过技能大赛规程、活页式教材、腾讯在线文档等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达成本任务素质目标。

通过三阶练评讲,强调人文关怀,内化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牢固树立严谨细致、公平公正的职业态度,提升学生尊老、敬老、爱老、护老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形成全民健康的大健康观。

3.课后研学

学生通过所学内容进行社区宣教、知识普及,公益劳动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树立全民健康观,服务于社会。

三、教学效果

(一)“新三维”教学目标与“知、情、意、行”思政目标内涵的统一打造高效思政课堂

基于学生中心理念、按照学做合一原则、依据能力成长渐进规律,以“新三维”教学目标为依托,将“忠、勤、智、仁、孝”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多种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增长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二)“二二一”课程思政教学生态圈发挥协同育人成效。

针对学校单主体培养导致的思政元素渗透欠佳的问题,基于家校共育、校企共育、校社共育的协同育人理念,建构了以校园课堂为主,家庭、社区和康养机构多岗联通的“二二一”老年照护课程思政教学生态圈,突破了教学时空局限,使学生在多维学习空间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价值分析解读

(一)融传统文化于课程

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树立学生的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二)融时事新闻于课程

通过播放“中学生路边心肺复苏救活老人”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急救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形成全民健康的大健康观。

(三)融职业素养于课程

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岗位职业素养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敏锐的观察力和卓绝的执行力,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安全意识、急救意识、风险防控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珍爱生命、尊老、爱老、敬老、护老的职业素养。

(四)融美育思想于课程

播放全国技能大赛心肺复苏项目一等奖视频,组织学生小组比拼、技能竞赛遴选冠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从营造环境优美的实训室做起,培养学生美的心灵、美的行为;从学生的行为及语言抓起,鼓励学生感受美的内涵、创造美的事物。促进学生理解美、感知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打开创造美的思路。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