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研究

周贝贝
  
大海媒体号
2024年4期
荆楚理工学院 448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中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理论依据、现状与问题、意义与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钢琴课程教学、融入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内涵。然而,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因此,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背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旨在促进传统文化与钢琴的深度融合,体现民族钢琴教育的内容,在课堂教育中传播中华文化。这种融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综合提高学生钢琴学习效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显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国外学者非常重视,并将其融入教育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他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其中包括沉浸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建设虚拟环境、虚拟现实等方式,综合利用技术塑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对沉浸式学习与传承教育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沉浸式钢琴教学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利用网络教育进行钢琴教育改革的研究上,同时形成了以App软件使用、创设沉浸式钢琴教学环境等相关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体验。在国内,众多学者积极投身于挖掘、整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在教育领域,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沉浸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国内最早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课程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尽管目前关于沉浸式钢琴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已经有一些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国内的沉浸式钢琴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氛围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和教学方式创新等方面。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相信沉浸式钢琴教学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理论依据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和谐”,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它倡导“仁爱”、“公正”和“诚信”等道德观念,这些观念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再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礼仪”与“秩序”,通过规定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它提供了道德行为的指导原则,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石。这些价值观念如尊重长辈、热爱国家、勤劳勇敢、公平正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不容忽视。师资力量不足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音乐专业师资队伍的相对不足,导致钢琴教学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过于注重技术练习和曲目演奏,而忽视了音乐理论、音乐史等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表达音乐。教学手段陈旧,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缺乏创新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不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开拓和发展。缺乏音乐审美教育也是当前高校钢琴艺术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不足。最后,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无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这也影响了钢琴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促进传统文化与高校钢琴的融合,是体现民族钢琴教育内容、在课堂教育中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可以综合提高学生钢琴学习效率。同时,转变教师育人观念,营造良好钢琴课堂育人氛围,也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此外,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虚拟课堂并营造临场氛围,可以培养学生沉浸式钢琴学习素养。结合传统文化营造沉浸式钢琴式教学氛围,结合钢琴演奏沉浸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激发学生民族自信。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高校钢琴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4.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在高校钢琴课程设置中,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课程中,使钢琴教学与中华文化相结合。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中华文化元素的结合,引入中华传统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学习钢琴技巧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4.2 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高校钢琴教学方法往往偏重于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钢琴知识和中华传统文化。

4.3 教师培训与教学评价的完善

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纳入评价体系中,以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对高校钢琴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当前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推动高校钢琴教育的发展。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更好地融合,为高校钢琴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国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研究[J].艺术科技, 2023, 36(10):247-249.

[2]王虹.弘扬中华音乐艺术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钢琴曲教学引发的思考[J].音乐生活, 2006(10):2.

周贝贝,女, 汉, 1989.01.09,湖北荆门,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 音乐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