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三阶段”教学模式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黄茜 黄赞忠
  
大海媒体号
2024年4期
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知识技能,形成关键能力。笔者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中等职业学校《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模仿期、应用期、创新期,并将“三阶段”教学模式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中职学校,行动导向,图形图像处理,教学模式

随着广东粤北周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但粤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使得技能人才紧缺。而中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现状:1)中职学校使用的课本种类少更新慢,教学重难点多年不变;2)重知识轻技能,专业技能欠缺;3)缺乏对敬业、诚信、团队合作、竞争、创新等意识的培养,学生就业后难于适应企业要求;4)学生欠缺对问题的总结归纳能力,实践经验少,作品专业性不高,表达、理解能力较差等。

针对《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将该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模仿期、应用期、创新期,并在该课程中进行基于行动导向教学“三阶段”教学模式的实践,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培养成一名具备关键能力的中职学生。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注重学生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行动导向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更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技能掌握和经验积累。

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根据专业、课程、课型以及训练目标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三阶段”教学模式

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我们创新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三阶段”教学模式。即把教学实施过程划分为:模仿期、应用期和创新期。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完整过程。

(一)模仿期

模仿期是行动导向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接触新知识、新技能的初始阶段。为了更好地实施模仿期教学,教师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讲授和操作演示案例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来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耐心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图形图像处理方法。

(二)应用期

应用期是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图形图像处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教师通过根据章节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综合项目,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三)创新期

创新期是行动导向教学的最高阶段,也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图形图像处理技能和实践经验,可以开始尝试进行创新性的创作。教师通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支持,引导学生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行动导向教学的“三阶段”教学模式—模仿期、应用期和创新期,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每个阶段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图形图像处理技能。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循序渐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强调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三阶段”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第一阶段--模仿期

在模仿期,教师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通过案例操作,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如教师在讲解路径知识点时,教师以英德红茶Logo的绘制为例,探讨在模仿期如何运用路径工具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

1、案例准备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英德红茶文化,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师引用了路径绘制英德红茶Logo的案例。英德红茶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牌,其Logo设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选择英德红茶Logo作为绘制案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路径工具绘制Logo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

2、案例展示和知识简介

(1)展示英德红茶Logo案例,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其设计特点和元素构成。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路径工具来实现logo的设计,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意思维。

3、案例分析与作业布置

(1)详细介绍路径工具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路径、编辑路径、添加锚点、删除锚点等。

(2)演示如何使用路径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让学生理解路径的构成和编辑方法。

4、案例实施与教师指导

(1)学生根据案例实施要求,自主使用路径工具进行英德红茶logo绘制。

(2)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其操作错误。

5、成果展示与总结评价

(1)学生完成绘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路径工具在图形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

6、拓展延伸与创新实践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英德红茶Logo进行创新和改进,如添加新的设计元素、改变颜色搭配等。

(2)布置拓展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使用路径工具设计一款新的茶叶品牌Logo。

(3)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将行动导向法融入中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模仿期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路径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其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二)第二阶段--应用期

当学生已经具备了《图形图像处理》学习的基础知识后,即可进入第二阶段--应用期。在这阶段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全过程。在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讲解完成后,教师通过任务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

1、项目启动与任务分配

(1)项目介绍:向学生介绍项目背景和目标,即利用图像选区与编辑技能绘制一幅英德美食海报。

(2)任务分配:根据项目需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具体的任务,如背景设计、美食图片处理、文字编辑等。

(3)角色分工:在小组内进行角色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

2、知识回顾与技能培训

(1)知识回顾:回顾图像选区与编辑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确保学生具备完成项目的理论基础。

(2)技能培训:针对项目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如高级选区技巧、色彩调整、图层管理等。

3、项目计划与实施

(1)制定计划:每个小组根据项目要求和自身能力,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节点、任务分配等。

(2)项目实施:学生根据计划,利用所学的图像选区与编辑技能,进行海报的绘制。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过程监控与指导

(1)过程监控:教师定期检查项目进度,了解各小组的完成情况,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2)实时指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提供实时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成果展示与评价

(1)成果展示:项目完成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海报作品,并介绍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海报的设计感、创意性、技术性等方面,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6、总结反思与拓展

(1)总结反思: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反思,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项目中,如旅游海报设计、产品宣传海报等。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新的图像处理技术,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将行动导向法和项目教学法相结合,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第二阶段——应用期中,帮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掌握图像选区与编辑技能,提高海报设计能力,并培养其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阶段--创新期

学生经历了学习Photoshop软件的模仿期和应用期,已经基本掌握了软件应用操作。在教学第三阶段,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探索、思考、创作。通过领悟、发现、思考和总结,将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再建构,为今后的就业做好铺垫。

笔者通过与广告设计公司的一线人员进行交流座谈,总结出在《图形图像处理》的工作流程以及确定工作内容,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工作技能,以“制作英德春茶上市海报”为例。

1、任务导入与明确目标

(1)导入任务:向学生介绍茶企背景,阐述英德春茶的特点和市场价值,明确绘制英德春茶上市海报的任务要求。

(2)明确目标:强调海报设计的目的,即吸引消费者关注,提升品牌形象,促进春茶销售。同时,指出任务中需要运用的综合技能,包括图像选区与编辑、色彩搭配、文字设计、版面布局等。

2、知识回顾与技能整合

(1)知识回顾:回顾之前学习的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确保学生对各项技能有扎实的掌握。

(2)技能整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各项技能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海报设计流程。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技能整合的重要性和方法。

3、任务分析与方案制定

(1)任务分析:对绘制英德春茶上市海报的任务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海报的主题、风格、受众等要素。

(2)方案制定:学生根据任务分析的结果,制定海报设计方案。方案应包括设计思路、色彩搭配、版面布局、文字内容等。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方案。

4、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

(1)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利用所学的综合技能进行海报绘制。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如素材库、软件工具等。

(2)问题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色彩搭配不协调、版面布局不合理等。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尝试解决,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成果展示与评价反馈

(1)成果展示:学生完成海报绘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其他学生和教师可以对作品进行观赏和评价。

(2)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其创意和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6、总结反思与拓展延伸

(1)总结反思:对整个任务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分析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巩固。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图形图像处理中,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水平。

四.总结

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后,学生厌学的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自学能力、学习成绩、综合技能和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同时,学生中常出现的旷课、上课玩手机等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学生课后也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小莹,周海.基于工作过程的《photoshop图像处理》项目化教学实践初探[J].科技信息,2012(23):26+64.

[2]胡君映.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3,29(11):206-207.

[3]陈凯.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应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0.DOI:10.27751.

[4]徐俊.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54.

[5]薛露露.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路径[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九届中国陶行知研究座谈会论文集.,2023:3.DOI:10.2691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