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延安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路径研究
摘要:延安精神作为我国优良的革命传统,具有着极为深厚的时代价值,更是一代一代中国人成长发展过程中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尤其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下,将延安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有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青年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将针对新时代延安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路径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延安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形成的优秀理论成果,是当前我国优秀文化载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丰富的一种民族精神。基于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重视各种精神思想的融入,尤其要侧重于延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双向融合,促使高职学生能够在自我思想动态方面发生转变,通过延安精神的熏陶,不断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树立艰苦卓越的革命精神,这样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群体的终身发展,同时也将在弘扬延安精神的同时,助力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
一、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分析
(一)科学价值
延安精神作为一种推动着人民群众不断向前的伟大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阶段中,其展现的作用功能也各不相同,在延安复杂的革命形势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具艰苦复杂的环境下,开展了共产党的革命工作,形成了延安精神。在后续的和平发展时代下,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创新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也始终将延安精神作为一种科学引领的精神基础,也正是因为延安精神的诞生与延续,才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新中国建设产生了重要的价值作用。
而通过延安精神,能够有效探寻其中所具备的科学指引价值,其最为深远的内涵,就是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这八个字不仅体现在延安时期,即便是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无论是从国家发展角度,还是从新时代青年人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都能够彰显出延安精神所具备的科学价值。
(二)政治价值
政治本身是以社会经济关系作为主导,并以公共权力作为保障的一种社会关系结构,从中展现的政治价值可以满足个体或是群体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心理预期,通过各项资源的科学分配下,将满足多方利益需求,而透过延安精神所展现的政治价值,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此外,延安精神的政治价值还彰显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及信念的宣传弘扬层面,正是通过延安精神为内核,助力于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取得成功,为中国革命胜利提供明确的政治指引方向。
此外,延安精神贯彻着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宗旨,并将平等的政治权利、民主参政议政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化的今天,尤其在新时代多元文化的发展环境下,延安精神所彰显的政治价值仍然具有着时代发展下的深远意义。
(三)人文价值
延安精神也彰显着人文价值,这种人文价值体现在人们关怀层面,通过延安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延安精神对于人性的关注,对于人的个性尊重从中展现出极为浓厚的个体价值。
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创了一些系列的生产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创目的都是要以人民服务为核心,这就彰显出了精神所具备的人文价值。
并且,这种人文价值还将展现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求福祉的过程中,经过百年征程、不断奋斗,如今的我国已实现了全面脱贫的目标,这也是党和人民在延安精神的人文价值引导下所开创的又一局面。
(四)经济价值
延安精神具有着推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作用,也就是人们所谓的经济价值。延安精神展现着一股不向命运低头、顽强斗争、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推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断前行,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发展,并创造出了极为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这之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核,不管是在延安时期,还是进入到新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延安精神都具有着极为浓墨重彩的魅力特色,延安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教育领域的资源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同时也可以作为经济资源,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
二、新时代延安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高职院校对延安精神的内容融入不足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精神之一,其内涵十分丰富,将其融入到当今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功能作用。但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有关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的讲授内容相对较多,但是面对延安精神的讲授内容却相对要少,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并未形成对延安精神内涵与价值的系统性认知,所以院校本身对于延安精神的融入就显得极为不足。
从本质上而言,延安精神具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其对于当今青年学生群体的育人功能十分显著,但就现状来看,延安精神在高职院校中的育人价值并没有被完全挖掘,也并没有真正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各项活动相互融合,也正是这样,才导致很多青年学生群体对于延安精神的认识不足,无法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帮助。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缺乏延安精神讲授
基于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来看,只有在部分教材内容中才能够少许的提及延安精神,所提及延安精神的文章篇幅大多很短,只是对延安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简短的介绍,绝大多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中,也并没有提及延安精神的各项内容。所以,正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对于延安精神讲授内容较少,以至于很多学生对于延安精神的了解并不深入。
伴随着理论教材内容的不断编制和修订,尽管部分理论教材中对延安精神的内容阐述增加,但在实际课程教学环节,有关于延安精神的讲授依然较少。详细来说,就是缺乏对延安精神内容的深入讲解,其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简短性的代入和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复述,缺乏更为深入的文化理解与精神连接,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很难深切的体会延安精神。
(三)高职院校在延安精神宣传方面不充分
在高职院校内部,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较少,在校园内部的图书馆、广播站、校园宣传栏等宣传场所也并未融入延安精神的内容,仅有极少数学生通过图书馆内的一些书籍,或者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教材资料能够了解到一小部分的延安精神内容,但绝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在日常的院校生活学习过程中,关注或看到一些大范围的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内容。
此外,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也很少在校园的官网平台、校园官方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地方展开宣传,即便是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能够涉及到延安精神内容,但却并未深入地将延安精神内容作为教育主体,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延安精神的认识程度并不高,而这也足以体现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延安精神在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当中,呈现出了其宣传不充分的情况。
总体来看,延安精神作为我国发展政治经济的重要精神动力,若想要持续推动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就必须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有效融入延安精神,彰显其教育实践价值,这样在弘扬延安精神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借助延安精神发挥育人价值功能。
三、新时代延安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思想品德课程结合,开展浓厚延安精神教育
学校自身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将延安精神融入到校园课程教学环节,利用延安精神新时代内涵,为广大青年学生群体开展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歌颂革命传统美德、宣传公民道德规范知识,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因此,在新时代延安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时,院校自身必须要注重将延安精神与思想品德课程相互结合,开展更为浓厚的延安精神教育工作。作为教师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提高精神内容的讲授比例,促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了解更为深入的延安精神内涵。
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延安精神的课堂交流互动探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真正引领学生群体能够意识到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身的使命责任,要借助延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起更为远大的理想目标、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
(二)学生社会实践渗透,全面拓展延安精神内核
现如今,为了可以让广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亲身体验精神文化内涵作风,并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品质,高职院校要引领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课程,结合地区文化特色,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亲临能够彰显红色教育文化的实践基地,带领学生更为直观、立体的感受延安文化内容,从而深入领悟延安精神内核。
比如说,一些大型的红色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场所,都是能够开展社会实践学习的重要场地,将学生带入到实践环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能够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相较于以往校园内的理论课程教学而言,这种社会实践的渗透,能够全面拓展精神的内核,促使学生更为客观的认识到何为延安精神,并反思自身的社会责任与理想信念。
(三)借助时代发展特色,创设校园多元文化活动
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高职院校若想将延安精神有效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务必要重视创设校园多元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多元性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群体的目光,并激发学生群体自主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
院校自身要有效借助当前的网络媒体平台开展校园文化宣传,建设校园文化宣传网络平台,而线下也可以创设多种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促使延安精神能够与当前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相互融合。
在此期间,可有效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校园文化宣传栏、教学楼文化走廊等多种形式,对延安精神展开学习和宣传,促使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够看到有关延安精神的内容,这样在长久以往的观看与阅读下,必然能够促使延安精神深入学生的内心。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要注重创设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社团,并以延安精神的实践、研究、宣传、探索为主题,或者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有意识地将延安精神融合其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活动参与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在活动参与的同时,接受到延安精神的教育熏陶。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意识到延安精神融合现状,并积极探寻精神融入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全新路径,真正将延安精神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院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同时也能够借助延安精神内涵,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群体的艰苦奋斗精神与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
参考文献:
[1]尹盼盼.延安精神与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融合路径探析[J].吉林教育,2020.(23):1.
[2]汪鹤.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2):3.
[3]张零,吕青.延安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路径[J].新西部,2021(6):3.
[4]罗媛.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2021(11):3.
[5]晏妮,刘睿琼.延安精神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2020(1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