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STEM教育框架下小学低年级科学项目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之一小学科学课程,也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探索。对此,本文针对STEM教育框架下小学低年级科学项目式活动的设计原则以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STEM教育框架;小学低年级;科学项目式活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STEAM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具有显著的跨学科整合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STE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领域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小学低年级是STEM教育的关键阶段,通过设计科学项目式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STEAM教育通过融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将STEAM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学科学项目式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中,就能够把相对分散的小学科学知识整合起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一、STEM教育框架下小学低年级科学项目式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学生主体原则
在STEM教育框架下,科学项目式活动的设计并非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点。在设计科学项目式活动时,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复杂的概念理解有限。为了确保活动的趣味性,我们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或者引入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和实验。此外,可操作性也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确保活动任务明确、步骤清晰,让学生能够按照指导进行实践操作。
(二)跨学科整合原则
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的整合,这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领域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这四个领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科学提供了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技术则是实现这些认识的工具和手段,工程则是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而数学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语言和工具。
(三)实践性原则
STEM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它强调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在于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科学项目式活动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是科学学习的灵魂。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现象,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在设计活动时,我们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如进行实验、制作模型、开展调查等。
二、STEM教育框架下小学低年级科学项目式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活动目标
在实施科学项目式活动之前,明确活动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活动目标的设计需要特别考虑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第一,知识目标是活动的基础。这指的是学生通过活动应该掌握和理解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应该是基础的、直观的,并且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相连。
第二,能力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培养和提升的技能。这包括观察、实验、推理、沟通、合作等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能力。活动应该设计得简单而有趣,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逐渐提升这些技能。例如,通过简单的电路实验,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第三,情感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科学项目式活动应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活动应该设计得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二)合理选择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的选择是科学项目式活动设计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我们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确保所选项目既具有探究性,又富有实践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是选择活动内容的重要原则,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选取那些与他们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科学问题作为探究主题。例如,植物生长是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的自然现象,通过设计关于植物生长的观察实验,学生可以亲手种植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生长规律。
再者,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选择活动内容的关键因素。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应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项目。比如,对于一些对机械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制作简单的机械模型的项目,让他们通过动手制作和调试机械模型,了解机械的原理和构造。对于喜欢电子科技的学生,我们可以开展电路制作的活动,让他们学习电路的基本原理,并尝试制作简单的电路作品。此外,活动的探究性和实践性也是选择内容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探究性是指活动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实践性则强调活动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实施科学项目式活动时,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科学项目式活动中,我们可以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同时,合作学习也是科学项目式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可以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分享资源和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实施这些教学方法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和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引导他们正确地进行探究和合作。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STEM教育框架下小学低年级科学项目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遵循学生主体、跨学科整合和实践性原则,明确活动目标,合理选择活动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熊梅,王敏.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特征、成就和展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6(01):78-85.
[2]陈云龙,吴艳玲,杨玉春.“政产学研用”协同视角下STEAM教育发展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1(1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