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在高一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逐渐成为高一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模式。本文基于新课改背景,探讨了合作学习在高一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分析合作学习的优势和挑战,提出了四个具体的应用策略: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合理分组,优化互动质量;明确任务,引导探究过程;注重反思,提升合作能力。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高高一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效果,培养其合作意识和能力,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合作学习;高一思想政治;应用研究
引言: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互动与协作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高一思想政治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合作学习,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新课改要求和高一思想政治教学实际,分析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为推动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一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是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平台。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在学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题时,教师可以设计"假如你是一名基层党员,如何在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又如,在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时,教师可以组织"非遗文化调查"活动,让学生分组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这些情境化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主动探究的热情。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包容的合作氛围,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智慧火花,实现共同进步。
二、合理分组,优化互动质量
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科学的分组策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他们划分到不同的小组。异质分组能够避免学生按照好友或者成绩高低进行自由组合,促进不同特点的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一个理想的小组应该包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思维活跃的学生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教师要控制小组规模,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过多,会导致一些学生"搭便车",影响互动质量;人数过少,又难以形成丰富多样的观点碰撞。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小组成员明确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提高参与度和责任心。通过合理分组,教师能够为学生搭建高效的互动平台,让他们在积极的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争辩、妥协,提升思想政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明确任务,引导探究过程
合作学习要围绕明确的任务展开,这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度的关键。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方向和支撑。任务设计要紧扣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内容,突出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内化。例如,在学习"当代国际社会"主题时,教师可以设计"选择一个你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分析其成因、影响以及解决措施"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系统梳理问题的来龙去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任务的难度要适中,既要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和研究方向。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相关的文献资料、音视频素材、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跟进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聚焦任务、深入探讨,必要时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突破难点。通过明确任务引领,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四、注重反思,提升合作能力
反思是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和结束后,及时开展反思活动,总结收获,梳理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反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撰写学习日志、召开小组会议、开展课堂讨论等,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在合作中的体会和感悟。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合作中的关键环节,如任务分工是否合理、观点交流是否深入、决策过程是否民主等,帮助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所在。同时,要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合作中的表现,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选取优秀的合作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借鉴学习,形成良性竞争。此外,教师要注重合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准备、探究、展示等各个环节的表现,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合作能力和思想品德。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反思平台,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反思的习惯,让他们在不断反思中提炼经验、优化策略、完善自我,逐步成长为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在高一思想政治教学中大有可为。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分组组织、任务设计、反思提升等方面入手,优化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合作精神和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杜金凤.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10):9-11.
[2]李红梅.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24,(10):114-116.
[3]苏百泉.学科任务导向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整体性设计与实施[J].现代教学,2024,(06):11-14.
[4]周海.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研究[N].山西科技报,2024-03-25(B04).
[5]孙冬成.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4,(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