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深度学习的《阿房宫赋》《六国论》思辨性联读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
李卿瑶(1996),女,湖南湖南怀化人,邮编519000,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
一、引言:深度学习时代的思辨性联读教学探索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深度学习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热点。在深度学习背景下,语文教学也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思辨性联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比阅读、深度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高阶思维。本文以《阿房宫赋》和《六国论》为例,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思辨性联读教学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思辨性联读教学内涵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通过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元认知等方式,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理念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思辨性联读教学则是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通过将多篇具有内在联系的文章进行联读,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和批判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高阶思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阿房宫赋》与《六国论》的思辨性联读教学策略
确定联读主题,构建思辨框架
在进行《阿房宫赋》与《六国论》的思辨性联读教学时,首先需要确定联读主题。这两个文本都涉及到了古代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因此可以选择“历史兴衰的反思”或“政治得失的探讨”等主题作为联读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构建思辨框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
对比阅读文本,挖掘思辨点
在确定了联读主题和思辨框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阿房宫赋》和《六国论》。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可以发现两个文本在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点,进而挖掘出思辨点。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篇文章在描述历史兴衰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手法?它们对于政治得失的看法有何异同?这些异同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
开展思辨活动,深化理解与思考
在挖掘出思辨点后,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思辨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赛、写作练习等,引导学生对思辨点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思辨性联读教学在深度学习中的意义与价值
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通过思辨性联读教学,学生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评价观点、提出见解,从而提升其高阶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应对复杂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精神
在思辨性联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精神。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摆脱盲从和偏见,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思辨性联读教学将阅读过程变为一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使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
五、结论与展望
基于深度学习的《阿房宫赋》《六国论》思辨性联读教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这两个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高阶思维。通过联读教学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在思辨中深化理解,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学习和全面把握。
然而,思辨性联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联读教学的应用范围,将更多的经典文本纳入其中;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建设,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积累,基于深度学习的思辨性联读教学将在语文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度学习将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不断探索和实践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培养出更多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