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索“任务单”在中班幼儿责任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与实践

吴玘
  
大海媒体号
2024年20期
萧山区北干街道浙江师范大学附属金山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1202

摘要:幼儿园教育活动建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使中班幼儿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实现对其责任意识的培养。帮助幼儿建构良好的思维意识与道德品质,进而为幼儿今后的生活与发展提供前提。那么,文章也将针对“任务单”在中班幼儿责任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与实践展开讨论。基于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寻找中班一日活动的优化设计策略,助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使其能够拥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任务单”;中班幼儿;责任意识

前言:良好的责任感是幼儿步入小学与社会后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因此,幼儿园教师也应当从一日活动中入手,借助“任务单”的设计,丰富幼儿活动体验的同时,也调动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在任务的逐步驱动下,强化幼儿责任意识与各项观念,使幼儿逐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畏困难的勇气。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中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充分发挥“任务单”的育人作用,进而切实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开展质量。

一、“任务单”在中班幼儿责任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

首先,“任务单”的应用有利于使幼儿了解到接下来需要进行哪些活动。对幼儿的实践与探索提供路径和支撑,进而使教育活动的建构质量得到优化。其次,有利于贴合中班幼儿需求与发展情况,使幼儿能够通过完成相关任务,体会到成就感与自豪感,达到推动幼儿能力和素养共同成长的目的。最后,利用“任务单”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意识,可以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一定空间内展开更自主的实践。帮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了解到责任的内涵,从而将责任意识渗透到幼儿心中,为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赋能[1]。

二、“任务单”在中班幼儿责任意识培养中的实践策略

(一)搭建“一周任务单”,助力责任意识建构

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与家长应当放手,给予幼儿更多尝试和探索的机会。而幼儿园教师在利用“任务单”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意识时,便可以首先通过“一周任务单”的创设,帮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良好习惯。与此同时,使幼儿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并体会到何为责任,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态度,拥有为自己、家人以及他人负责的能力[2]。那么,教师可以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的相关事宜,为幼儿布置一周任务单,当幼儿能够完成相对应的任务,便可以收获一定奖励,进而促进幼儿的实践,也更好地发挥“任务单”的辅助作用。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为幼儿制定“1.主动参与班级卫生的维持工作”“2.加入餐盘发放活动”“3.能够将垃圾丢到垃圾桶”“4.能够将用过的物品归位摆放”“5.能够在其他小朋友需要帮助时给予辅助”等任务。借助一周任务单的创设,为中班幼儿提供更多机会来完成自己需要达成的任务,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空间。在强化幼儿各项能力的同时,使其可以深刻地了解到责任的价值和重要性。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拍照或以视频记录幼儿的高光时刻,让幼儿了解到这些任务当中所蕴含的责任。

(二)搭建“一日任务单”,推动责任意识形成

为有效加强幼儿责任意识,幼儿园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当日“任务单”的创设,为幼儿搭建指定任务。鼓励幼儿勇于承担责任,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体验得到各项技能和意识的培养。那么,幼儿园教师则需要将班级内的各项事务按照要求分成若干项。在这之后,将每项任务落实到责任区,使其能够有计划且合理地分配给每位幼儿,让幼儿承担起相应区域的工作。以这一形式能够使中班幼儿体会到责任的含义,也让幼儿可以形成良好的责任感与习惯。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基于班级内部的“卫生”“餐食摆放”“器材与图书整理”等重要区块,为幼儿制定“一日任务单”。首先,将班级内幼儿分为多个大组,每组幼儿轮流负责一周内部的班级事宜,而教师则需要基于对相关区块的分类,为幼儿制定责任单。如负责“卫生”的幼儿需要做到“1.维持班级地面卫生”“2.督促同伴保持班级整洁”“3.能够主动加入清理活动”等任务。利用中班幼儿能够理解的图文结合形式,推动任务单落实,基于这些力所能及的任务,逐步培养幼儿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并且通过教师的鼓励和关心,提高“任务单”在教育活动中的渗透效果。

(三)搭建“区域任务单”,促进责任意识渗透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可以为幼儿带来丰富多样的体验,也可以提升幼儿技能掌握水平。幼儿园教师想要实现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便可以选择将任务单融入区域活动当中[3]。将进入区域前的准备以及完成区域活动,并将离开前的整理内容共同制作成简洁直观的任务单。为幼儿提供实践并展开探索的助力,使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使责任意识可以潜移默化地融入每位幼儿心中。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状态,为幼儿制定区域活动任务板。根据不同区域特色,建构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任务单,让幼儿根据任务单中所给信息,在区域中进行多样化的实践。如“在娃娃家中为布偶穿衣”“与同伴相互帮助完成拼图”等等。将生活中的相关责任与区域游戏进行有机结合,利用任务单实现对幼儿的健康引导。与此同时,针对进入区域和离开区域时的相关需求,制定“1.主动脱鞋并维持区域整洁”“2.能够将所用物品归位摆放”等任务。在这之后,引导幼儿针对任务单中的需求进行自省,探索自己做到了哪些任务,又有哪些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将责任意识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以此助推中班幼儿良好责任意识与观念的建构。

结论:综上所述,责任意识是一个人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更是社会对于公民的基本要求。幼儿园教师若想要使中班幼儿今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集体,便需要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与责任意识的角度出发,使幼儿能够认真完成他人所布置的任务,也能够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义务。正因如此,教师便可以选择基于“任务单”的建构与创新,不断培养幼儿责任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发挥教育价值推动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文.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的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 (02): 104-107.

[2]代宁. 值日生制度与培养大班幼儿责任感的关系 [J]. 汉字文化, 2019, (15): 195-197.

[3]陈小珠. 在角色游戏中提高中班幼儿角色意识的策略 [J]. 华夏教师, 2014, (03): 8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