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文化类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研究
摘要:自《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以来,该节目以其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面临传播方式单一、观众接受度低等问题,如何提升其传播效果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简要探讨了《典籍里的中国》在提高视觉价值和传播价值方面的创新实践,分析其在打造文化传播矩阵中的成功经验,并提出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效果的策略,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传播;价值研究
引言:《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文化类电视节目,通过对传统典籍的现代解读和戏剧化的呈现形式,打破了学术与大众之间的壁垒,有力弘扬了典籍文化的深厚内涵。在全球化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新挑战,如何挖掘其当代价值和吸引力显得尤为重要。
1.提高文化价值,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精心选材,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广度与深度。节目团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通过多维度的解读,将这些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思想精髓呈现在观众面前。例如,在《茶经》一集中,节目组通过艺术性创作,以当代视角结构典籍,对典籍内容有侧重点的展示,同时,总编剧张昆鹏提到“茶”在古代有多种称谓,但为了便于观众理解,在戏剧创作中统一使用“茶”字,这样既丰富了观众的知识面,又降低典籍的理解门槛,扩大典籍的受众,从而推动典籍的传承与传播。
节目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典籍变得通俗易懂。这些学者们在节目中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例子,将古籍中的思想精华娓娓道来,使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到深刻的文化教育。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此外,《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和立体。节目制作团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古代文献的文字内容与影视图像相结合,制作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文化节目。这种创新的表现形式,使得古籍中的故事、人物和思想得以生动呈现,极大地提高了观众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
更重要的是,节目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度挖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持久魅力和当代价值。例如,在解读《楚辞》时,节目不仅展示了屈原的浪漫主义情怀,还结合当代社会现象,探讨其对现代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这种古今结合的方式,使观众不仅能欣赏到传统文化的美,还能从中获得现实生活的智慧。
2.提高视觉价值,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方法
节目在视觉效果上追求高质量和高水准。制作团队充分运用了现代影视制作技术,通过精心的场景设计和精美的画面制作,使节目呈现出极高的视觉美感。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会组织演员典读会、剧本围读会,让演绎者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所饰演人物的精神内核,然后通过沉浸式的舞台表演向观众传递人物高洁的理想抱负和精神追求。表演利用时空交错的表现手法带领观众进入到典籍的创作年代和创作背景中,通过人物对话将典籍中所蕴含的精神世界一一呈现给观众;通过一段段精彩的演绎把“大部头”变薄,把晦涩难懂的知识讲透,以戏剧演绎为媒介,带领观众走进一部部典籍的世界。节目还加入了当代读书人与古人互动的场景,让古今文明在碰撞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的形式完成了由文字到影像的转换,进一步降低观众阅读和理解难度。在技术手段的加持下,观众容易产生共鸣,切身感受到古籍承载的深厚历史意义与文化底蕴,激发大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节目在设计上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古典的图案和色彩,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简洁和流畅,使得节目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感的时尚。这种审美上的融合,使得节目不仅吸引了年长的观众,也得到了年轻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3.提高传播价值,积极打造文化传播矩阵
在电视播出之外,《典籍里的中国》积极拓展至网络平台,通过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进行二次传播。例如,节目在视频网站上的完整视频和精彩片段吸引了大量点击量,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讨论也为节目增添了热度。这种多平台、多形式的传播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更多观众能够方便地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节目组与多个新媒体平台合作,进一步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例如,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节目组发布的短视频和图文内容,不仅生动有趣,还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的关注和参与。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矩阵,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为立体和多样。
同时,《典籍里的中国》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上线播出,观众可以进行弹幕互动,例如节目中当代读书人向古人行礼时,“请受炎黄子孙一拜”的弹幕也不断刷屏。精湛的演绎、良性的互动,勾起了观众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激起了观众对典籍传承与传播的重视。
结论
综上所述,《典籍里的中国》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地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喜爱。该节目通过现代化的解读和创新的呈现方式,使得古老典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应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扩大传播渠道,并结合新媒体手段,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嘉妮.央视综艺节目的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记者摇篮,2024,(06):102-104.
[2]郑艳.用户思维下传统文化传播创新研究——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3,(12):92-94.
[3]詹雯丽,江文豪.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短视频账号的传统文化传播——以《典籍里的中国》抖音号为例[J].新闻世界,2023,(10):118-120.
基金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