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讨极端气候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应对策略

杨兴旺 张贵方 金宝贵
  
大海媒体号
2024年25期
中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650301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极端气候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应对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利水电工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极端气候对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安全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工程设施的抗灾能力、完善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优化水资源调度方案等。这些策略旨在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极端天气;水利水电工程;应对策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洪水、干旱等频发,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水资源供应、防洪减灾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讨和研究极端气候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应对策略,不仅是对工程安全的必要保障,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极端气候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分析极端气候对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安全的潜在影响

第一,暴雨和洪水是水利水电工程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在极端暴雨天气下,大量降水会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位迅速上涨,给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能力带来巨大考验。一旦水库水位超过其设计洪水位,就可能发生溢洪事件,不仅对水库本身造成破坏,还可能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此外,暴雨还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设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第二,干旱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长期干旱会导致水库蓄水量减少,甚至出现干涸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发电和供水能力,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特别是在一些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主要水源的地区,干旱将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此外,干旱还可能导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等生态问题,进一步加剧水利水电工程面临的生态压力。

第三,极端气候对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安全的潜在影响还体现在其对工程设施的直接破坏上。在强风、雷电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施可能遭受损坏或破坏。例如,强风可能导致输电线路倒塌、水轮机叶片损坏等;雷电则可能引发火灾或设备损坏。这些直接破坏不仅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面对这些潜在影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能力建设,提高水库的防洪标准和泄洪能力,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能够有效应对洪水威胁。其次,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应对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此外,加强工程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其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开发适应极端气候条件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抗灾能力。

二、探讨极端气候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防洪抗灾能力

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其防洪抗灾能力。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就充分考虑极端天气的影响,确保工程设施能够应对超标准的洪水冲击。我们需要先优化水库的设计参数,如提高防洪库容、降低溢洪道的设计洪水位等。这样可以增加水库在极端洪水条件下的调节能力,减轻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我们还应加强水库的调度管理,根据实时气象信息和洪水预报结果,合理制定水库的蓄水、泄洪方案,确保水库在防洪调度中的安全性。例如,假设某流域近年来频繁遭遇极端暴雨天气,导致洪水频发。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该流域的水利水电工程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就需要充分考虑极端天气的影响。通过提高水库的防洪库容、降低溢洪道的设计洪水位等措施,从而有效提升水库的防洪能力。在极端洪水发生时,这些工程能够迅速响应,合理调度水库蓄水、泄洪,有效减轻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二)强化工程设施防护

极端气候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施可能面临各种破坏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强化工程设施的防护能力,确保其能够抵御极端天气的冲击。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高性能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加强工程设施的抗风、抗震、抗冰凌等能力。例如,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导线材料,以及防风、防冰凌的绝缘子和金具等附件,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加强工程设施的巡检和维护工作。通过定期巡检和维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设施存在的隐患和故障,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工程设施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为设施的防护提供有力支持。以某水电站为例,该电站位于山区,经常遭受强风、地震等极端天气的侵袭。为了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他们采用了高性能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加强电站设施的防护能力。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完善的巡检和维护制度,定期对电站设施进行巡检和维修。此外,他们还利用现代化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电站设施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电站设施的防护能力,保障了电站的安全运行。

(三)优化水资源调度策略

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也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水资源调度策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通过实时监测降雨、径流、水位等水文信息,以及预测未来的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调度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方案。根据实时监测和预报结果,结合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方案。在干旱季节,我们需要优化灌溉和供水方案,减少水资源浪费;在洪水季节,我们需要加强水库的调度管理,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和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例如,某地区近年来频繁遭遇干旱天气,导致水资源短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该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加强了水资源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并制定了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方案。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极端气候的严峻挑战,水利水电工程需不断提升抗灾能力,加强设施防护以及优化水资源调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安全稳定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积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J].大众标准化,2024(04):15-17.

[2]耿雪兰.水利工程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中的策略与实践[J].水上安全,2024(03):22-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