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现行“华师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函数部分的比较与教学思考
[摘要]基于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现行“华师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函数部分的比较研究》(立项编号为LG230193)。本研究聚焦于两版教材的比较研究,并把函数部分作为研究两版教材的内容范围。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比得出两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及特点。借此研究,帮助广大数学教师按需使用教材,助力不同水平的学生应求应用教材,并为今后的教材的编写与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教材;函数;比较
一、研究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学数学教材一直处于不断的改革之中。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最早负责教材编写的专门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发行的教材(以下简称为“人教版”教材)使用地域辽阔、编写历史悠久。吉林省(长春地区除外)各地的初级中学都使用“人教版”教材。笔者在长春市工作,长春是吉林省内唯一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以下简称“华师版”教材)的地区。笔者工作的学校里,经常会出现,老师们相互讨论当地使用的“华师版”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内容结构、引课方式以及例题、习题的设置等。
教材中内容设置影响着教师讲授新课时的授课方式,教师会根据教材中知识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教材中相应习题的配备会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成绩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就吉林省的不同地区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笔者开展了对比研究,通过将两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细致分析,总结两版教材各自的优势,分析两版教材存在的差异。借此,让广大教师更深入的领会教材编委会的设计目的,并更好的选择和使用教材。
笔者将函数内容作为对比对象,是因为函数内容具有丰富的发展史和深刻的科学价值。函数内容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函数内容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难点内容。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课程内容的章节安排
两版教材都按照《课程标准》的知识目标,呈现出相应的内容。但章节的安排有所不同,主要不同点如下:
1.从章节的命名上看,“人教版”教材每一章的命名都很直接。“华师版”教材每一章的命名也比较精准,但没有“人教版”教材命名具体。
2.从小节的命名上看,“华师版”教材的小节命名更为细致,命名方式以每一小节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命名。“人教版”教材中小节名称过于笼统。
3.从章节的划分上来看,“人教版”教材共分为4章,将初中学习的4类函数分不同章节依次列出,函数的知识脉络清晰;“华师版”教材共为3章,其中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内容放在同一章中。
4.从课程内容对应学生的学习阶段上看,“华师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函数内容均分布在八年级下、九年级上、下册教材,但在每个学期中学习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二)课程内容编排顺序
从上述比较中,我们得知,两版教材的函数内容的学习均起始于在八年级下学期,并贯穿于整个九年级。但两版教材在内容安排顺序上有很大不同。教材的编排顺序会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下为两个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
1.“华师版”教材函数内容编排顺序如下:
(1)整章内容编排顺序为:函数及其图象→解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
(2)章节及课题安排顺序为:变量与函数→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实践与探索→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实践与探索。
2.“人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编排顺序如下:
(1)整章内容编排顺序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
(2)章节及课题安排顺序为:变量与函数→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课程章节内容对应课时数量
从两版教材函数部分内容课时总数量上看,“华师版”教材函数内容共计安排42节课时,“人教版”教材函数内容共计安排52节课时。“人教版”教材安排的课时数更多。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课程内容安排比较结论
从两版教材的课程内容的章节安排上看,“人教版”教材的章节命名准确清晰,相比“华师版”教材略胜一筹。“华师版”教材中的小节命名也有可取之处,如在“华师版”教材中某一小节名为“实践与探索”,这样的名字会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在实践中探索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这也有一定的可取性。
2.课程编排顺序比较结论
从两版教材在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上看,“华师版”教材编写的原则为“先易后难”,内容编排的比较清晰,相对于“人教版”教材更为合理。“人教版”教材在函数内容的编排顺序上看,比较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认知特点。
3.课时数量比较结论
从两版教材的课时安排上看,“人教版”教材在课时安排总数量上都超过“华师版”教材。适当的课时数量安排会增加教师讲课的时长,保持课堂上平稳的节奏。学生在学习时也不会产生过多的困难。因此,在课时安排上看,“人教版”教材编排的更符合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实际情况。
(二)教材编写建议
基于以上内容和结论,根据函数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笔者13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几点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仅供教材编委会参考。
1.教材知识内容的章节小节命名应简明清晰
教材的每一章标题、每一小节标题以小节二级标题应依照主要知识点命名。因为从每一章节的标题中,就要知道本节课讲述的主要知识点内容。章节或小节的名字的命制应该清晰简明,概括本节主题。
2.教材知识内容编排的先后顺序应合理
教材的知识内容编排先后顺序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特点。做到“先易后难”,因此应教材在知识内容编排上应按照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和二次函数的顺序设置。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著.中学代数研究[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史宁中主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3]周志英.初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处理的比较研究[D]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