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项目与“1+X”证书融通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深入挖掘校企合作项目与“1+X”证书融通的关系及其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通过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提出了促进融通的策略和建议,促进校企合作项目和“1+X”证书制度的融合与落地实施。
关键词:三教改革 校企合作 “1+X”证书 融通
一、“1+X”证书对职业教育的意义
1.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制度,更是职业教育对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改革,是迎合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2.强化主体责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X”证书制度实施,能够进一步强化院校的主体责任,积极探索校政行企的联系与协同发力,共同探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考核机制体制,新一步提高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
3.拓宽就业渠道,深化校企协同联动。
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职业等级证书是学生择业和就业的重要凭证。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连续地被发布以及“1+X”证书制度试点,充分表明职业教育被国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4.对接行企职业标准,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
国家实施职业教育“1+X”的证书制度与企业、行业标准深度融合,力求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离开校门即可直接上岗。
二、三教改革与“1+X”证书的内在联系
“三教”改革需要我们探讨“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1+X”制度的实施对“三教”改革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职业院校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加速课证融合和书证融通,力求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教师层面的宏观与微观巧妙衔接。
“三教”改革中的教师是教学实施的主导者,教师的改变是“三教”改革的核心,更是教材、教法改革的保障,一方面,紧抓教师教育观念的宏观和微观转变,宏观上要建立为党育人、为国育匠的远大理想信念;微观上要以一己之力肩负起课堂育人的重任。二是畅通教师发展空间,利用相关的制度或保障为教师发展提供引导,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和提高的动力。三是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依托“1+X”的实施解决了教师能力提升的瓶颈,打通了教师学历与技能的通道。
2.教材层面的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
教育部在“职教20条”中提出要着力开发校企合作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这为“三教改革”和“1+X”证书的融合提出了努力方向,融合行业新技术、新标准,更加融入了企业专家的心得和技巧。实现教材的“多维”融合。
3.教法层面的过程与结果有效融合。
在“1+X”证书制度体系下,发挥教法这个工具和手段的积极作用,教法的改革要与校企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注重在真实的任务下开展项目式教学、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和发挥校企合作项目的优势达成教学目标。
三、校企合作项目与“1+X”融合的策略分析
1.创新融通多样化模式
校企合作项目与“1+X”证书之间仍处于融合模式单一的现状,需要挖掘多样化的合作方式用于创新融通模式,如联合开发项目、共建课程体系、企业导师制和开设企业工作室等,进一步拓宽融合渗透程度,使学生在校企合作项目中体会“1+X项目”带来的职业资格证书红利,以使用市场需求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2.优化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项目与“1+X”证书是学生成长成才得双保险,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要在深入行业、企业的调研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项目或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技能,在技能中夯实理论,创新一校一项目、一校一特色的课程体系。
3.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团队,是支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保障,以政策为依据,构建专业教师发展你的保障;以培训为依托,打通技师成长最后一公里。采用“个性+定制”培训体系,以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数字化能力提升为中心,实施教师典型教学研讨等活动,抓实备课、教研活动,制定并实施教师“三级”培训标准及办法。
4.建立科学的融通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平衡杠杆,实现增值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制定评价体系要考虑定性与定量结合、企业参与评估、评价反馈机制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等因素。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企业或学校的发展。
校企合作项目与“1+X”证书的融通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尽管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创新融通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养和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实现二者的有效融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论文为:1.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与“1+X”证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HZJG2021151)研究成果之一。
2.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双高”建设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适应力与“1+X”证书的融合与实践》(课题编号:ZJB142206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曹乃悦(1980.03—),男,黑龙江人,硕士,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汽车专业教学、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 09- 11.
[2]曹乃悦.试论劳动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适应力的影响[J].商情,2021(12).
[3]陈珍.“互联网+”背景下汽车底盘检修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9).
[4]刘振天.高校课堂教学革命:实际、实质与实现[J].高等教育研究,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