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电力动车组非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的处置安全风险及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在短编组、短编重联、长编组三种不同编组情况下运行时,非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处置时的安全风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非操纵端动力车弓网故障处置的安全风险研判及处置策略。旨在说明动集动车组发生此类弓网问题时,在现场实际应急处置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规范处理,避免人身伤害的风险。该策略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专业性,为有序做好应急处置,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动力集中动车组;非操纵端;弓网故障;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the safety risk of pantograph failure disposal of non-steering end power vehicles when 160 km/h power centralized EMUs are running in three different groups: short marshalling, short marshalling reconnection and long marshalling. A safety risk analy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based on pantograph failure disposal of non-operating end power vehicles is proposed. The purpose is to explain that when such pantograph and mesh problems occur in dynamic set EMUs, during the actual emergency treatment on site, they can be correctly and standardized to avoid the risk of personal injury. The strategy is scientific, logical and professional, and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orderly emergency response and prevention of secondary accidents.
Key words: Power centralized EMUs; Non-operating end;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fault;
1. 引言
1.1 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以下简称动集动车组)已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力量。动集动车组运行途中发生弓网故障时,如果需要上车顶处理以及防护,需要对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风险点严格卡控,防止人生伤亡或者扩大事故。尤其是当非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时,在现有的措施下如果一人在操纵端司机室坚守,另外一人去非操纵端动力车处理弓网问题单兵作战的处理方式,对弓网问题处置流程中一些列风险卡控措施失去了意义。其次,在没有人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容易发生人生伤害,给铁路运输安全和故障应急处置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现有动集动车组弓网故障处置方法,提出适用于当非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及卡控措施,对于动集动车组发生弓网问题具有极大的意义。
1.2 动集动车组的组成及编组形式
动集动车组两端均有设有司机室,包括一端司机室为动力车,另一端为控制车的短编组或是两端均为动力车的长编组设计。动力车车底布置四台牵引电机,动力车车顶设置两组受电弓,机械间斜对称分布着各种机械和电气设备,保证实现动车组正常使用,另一端司机室称为控制车,只具备司机操纵功能,中间设置不同辆数的拖车。该动车组的最高限制速度为160km/h,确保了列车快速而稳定的运行。
列车编组形式包括短编组(可以实现短编重联)、长编组两种方式,动车组两端均设有司机室。短编动车组使用一台动力车牵引,长编动车组使用两台动力车牵引。
短编组:1Mc+7T+1Tc(Mc代表动力车,T代表拖车,Tc代表控制车)总定员:720人,编组形式如图1-1所示。1辆动力车十3辆普通座车+1辆普通座车(带餐吧)+3辆普通座车+1辆控制车。
长编组:1Mc+16T+1Mc,总定员:918人:编组形式如图1-2所示。
1辆动力车+6辆普通卧车+2辆普通座车+1辆餐座合造车十7辆包间卧车+1辆动力车。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文旨在针对动集动车组非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处置过程中可能发生引发的次生事故等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安全风险防范的处理策略。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⑴研究现有动集动车组弓网处置方法的安全风险;
⑵提出新的非操纵端动力车弓网故障的处理策略;
⑶新策略的有效性;
2. 分析现有动集动车组弓网处置方法的优缺点
2.1 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处置方法的优点
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后,从司机发现弓网故障采取停车措施,到处置完备后区间开车,期间所有的作业环节都是由司机、副司机(随乘司机)共同完成。在处置的过程中对每一个作业环节,都能够做到两人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共同协商的安全防护措施,杜绝错误确认、错误处置及劳动人身安全的风险。
2.2 非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处置方法的缺点及安全风险
非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停车后,司机亲自或指派副司机(随乘司机)去非操纵端,对动力车受电弓和停车地点可见范围内的接触网进行检查。在现有应急处置办法中需要一人坚守司机室,而另外一人需要跨越整个动车组来到动力车处理弓网问题。这种方法在处置的过程中不管是操纵端司机室留守的作业人员,还是在非操纵端进行接触网、受电弓检查处置的作业人员,每一个作业环节都是在无人防护安全的情况下单人操作。在后续的弓网处置中同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处置过程中发生错误确认、错误处置以及劳动人身安全风险的可能性非常大。具体风险点研判分析如下:
⑴近年来新提职的指导司机、司机、副司机业务技能相对差、安全意识淡薄,在处理弓网故障等非正常情况时,缺乏必要的经验,未能按照规程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尤其是留守在操纵端的副司机(随乘司机)向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汇报关系区间、线别、停车位置等信息时,汇报不准确。以及对列车调度员发布的准许登顶作业的调度命令内容核对不认真、不准确等情况。接触网停电后不会通过微机屏(网压表)验电确认。均会对非操纵端作业司机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⑵非操纵端下车检查弓网状态时,由于只有一个人在作业,未能对邻线来车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如果作业者的身体侵入邻线机车车辆限界,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碰撞事故,这无法保证作业者的人身安全。
⑶当需要上车顶处理故障时,操纵端留守的副司机(随乘司机)的信息汇报不准确,对于准许登顶作业的调度命令核对也不仔细,升弓验电等环节不彻底执行,这可能对非操纵端的作业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安全威胁。
⑷在非操纵端作业人员挂(撤)接地杆的过程中,没有人进行现场互控,如果出现操作顺序错误,邻线的接触网感应电可能对非操纵端的作业人员造成伤害。上车顶前未能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这可能导致他们在上车顶后面临高空坠落的安全风险。
⑸上车顶前必要的工具准备不齐全,下车顶后工具被遗忘在车顶等情况,会造成重复上下车顶,耽误处置时间。受电弓的高度处理不符合标准。这严重影响了运输秩序。
⑹非操纵端作业人员进行车顶绝缘检测后,忘记将受电弓钥匙开关打置开通位盲目换端,换端至操纵端造成升弓无法升起。
⑺动集动车组在无动力停留时没有按规定做好防溜措施,这可能导致动车组在无风源的情况下发生溜逸。
3 . 新策略的有效性
电气化区段发生弓网故障时,需要停电上车顶作业的整个过程,涉及到机务、车务、供电和调度员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尤其是机务系统,不管是操纵端、非操纵端动力车发生弓网故障登顶处置时,必须要有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能采取在没有人防护、监督、提醒等情况下单兵作战的方式。如果处置顺序不当或任何环节处理不到位,都可能给人身和行车安全带来重大隐患。通过详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乘务员们深入了解了弓网故障发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网压失压、接触网摆动幅度异常、设备脱落等。同时,我们还着重介绍了预防措施,比如定期检查和维护弓网系统、注意列车行驶速度和状态监控等。
针对以上风险点,同时适应动集动车组的发展,现有的处置措施存在的安全问题。对于动集动车组弓网处置提出新的策略,对于非操纵的动力车发生弓网问题,司机和副司机(随乘司机)做好信息汇报工作后,利用动车组的换端功能,同时换端到非操纵端动力车,共同处置弓网故障,处置完毕后再换端到操纵端继续运行的策略,从而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随着乘务员对弓网故障处置能力的提升,我们的弓网故障防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列车运行中的弓网故障发生率有所下降,同时,当故障发生时,乘务员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措施,防止了次生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4. 结论
弓网安全无疑是机务行车工作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弓网方面的微小问题都可能导致行车中断,进而引发严重事故,对列车运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在行车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弓网安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其稳定可靠。
提高乘务员对弓网故障的处置能力也是关键。在实际操作中,乘务员应能够准确判断弓网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迅速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通过反复演练和模拟训练,提高乘务员的故障处置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
弓网问题是机务行车工作的重中之重,发生弓网问题处置不当不仅会引起受电弓损坏,接触网烧损等问题,严重时影响本列动车组运行安全,造成铁路运输不畅,耽误列车等等。本文在研究分析动集动车组发生弓网故障时应急处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点,提出新的方法策略,对铁路动集动车组发生弓网问题的后续处置流程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参考文献: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高速铁路部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用维修规则》. 铁机辆〔2023〕55号.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普速铁路接触网运用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9号.
《兰州局集团公司普速铁路机务非正常行车处置办法》. 机安函〔2022〕11号.
《兰州局集团公司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 兰铁科信〔2021〕131号.
《兰州局集团公司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 兰铁科信〔2021〕132号.
王永辉.白立成.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电力动车组(CR200J型)原理与操作.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