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skeleton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宁园
  
大海媒体号
2024年66期
杭州市余杭区凤凰小学 311121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Skeleton教学法是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员张凝推出的一种适用于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法。Skeleton教学法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重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本文以PEP 3 Unit3 My friends B Let’s talk一课为例,从六个步骤探讨了skeleton教学法是如何在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

关键词:skeleton教学法;高阶思维;小学英语;听说教学

一、Skeleton教学法的含义

Skeleton可译为“骨架文本”,Skeleton教学法亦可称为“骨架文本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教材文本和插图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通过设置挖空、排序和辨析等学习任务链令学生产生知识信息差,给学生提供一个个由易到难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骨架”。学生借助骨架,通过预测-提取关键-判断-分析归纳等方式进行学习,进而实现过程性文本重构和创造性重构,以达到深刻理解文本、做到语义连贯和内容衔接有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Skeleton教学法与高阶思维的关系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Skeleton教学法通过文本重构的方式,设置信息差,让学生在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学习中将“被动地学习” 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培养和发展高阶思维。

三、Skeleton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是小学生习得英语语言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在学生需要学习的对话

文本中巧妙运用skeleton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让学生更系统、更高效地学习目标语言,同时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语用能力等。笔者以PEP 3 Unit3 My friends B Let’s talk一课为例,探讨skeleton教学法如何有效实现有意义的对话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高阶思维,实现英语智慧课堂。

(一)问题驱动,激活学生思维

读图预测(View and predict) 要求学生根据对话文本中的配图,以问题为驱动, 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猜测,让学生“猜”开思维的大门, 为接下来的口语表达打下基础。①教师提出问题“Who might be Mike’s friend?”学生根据已接触的PEP教材人物进行猜测,并用重点句式进行描述。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可能会进行如下描述:His name is Wu Binbin. He is tall and thin. He has glasses. He is friendly and clever.其他学生也有可能会猜测Chen Jie、Amy是Mike的朋友。在猜测Mike的朋友,温习重点句式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阅读感知,体验思维过程

阅读感知(Read and perceive)是 skeleton 教学法中解构和建构文本的过程。教师根据教材文本,挖空关键句型,提供几个句子让学生进行选择,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小组讨论缺失的句子可能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行大胆猜测。②学生需要分析骨架文本、联系对话配图、观察出给的句子,进行思考、推敲,选出句子。学生在猜测挖空句型的过程中,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思考,发散思维和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讨论选择,丰富思维内容

讨论选择(Discuss and choose),面对留空的对话文本,让学生以同桌结对、小组结对或者自由结对的方式展开讨论,积极思考挖空句型,主动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转变学生学习观念,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要我说”向“我要说”转变,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四)听音佐证,提高学生辩证思维

听音佐证(Listen and check),让学生通过听音,把挖空文本还原出来。这个骨架文本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导听支架, 为学生的听力指明方向。 学生联系上下文, 分析文本, 提高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听音对比答案, 更能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这环节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将接受性学习变成发现性学习,而听是为了更好地说,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输入,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进行语言的输出。

(五)改编创作,创新学生思维

改编创作(Try to introduce and write),让学生肯定说、尝试写。教师重构文本,把对话转成文本的形式,先让学生口头复述,然后书面表达,让学生有效补充文本的关键信息,进而加深对话的理解,内化学习内容,锻炼写作能力,达到有效的语言输出。学生改编创作的过程, 则是创新思维的过程。

(六)佳作比对,拓宽学生思维

佳作比对(Write and compare),是skeleton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比对,学习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向,进而扩宽学生的思维。围绕“My friends”的话题,让学生思考自己想要结交的好朋友的特点并描述。在let’s talk的模式后,我根据对话文本提供了写作模板,学生也给出了很多创新的答案,学生的思维在比对、借鉴中有所拓宽。

四、反思与小结

通过本课例的探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运用skeleton教学法可以有效实现有意义的语篇教学,可以有效发展小学生的高阶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解构、建构、重构,实现高效的英语对话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③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②陈丽杰.巧用新式Skeleton教学法,打开思维大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05):47-48.

③蔡金花.巧用skeleton教学法,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J].校园英语,2020,(21):5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