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行车调度系统分析

刘皓
  
大海媒体号
2024年66期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地铁是我国公共交通方式中的骨干,随着地铁网络化发展,行车调度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行车调度是保障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核心,需要确保列车按图行车,在异常情况下结合列车故障、客流变化等实际情况进行行车组织调整,以便保证地铁的服务水平、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然而目前的行车调度存在不少难点。文章阐述了行车调度的职责,设计关于行车调度难点的调研问卷,并对15位从事调度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调研,发现行车调度中的主要难点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智能行车;调度系统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核心系统,它通过与底层轨旁控制系统及车载控制系统配合,实现列车运行计划编制、列车运行状态监视、列车运行调整、轨旁设备的监视与控制等重要功能,是调度员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管理的重要工具。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系统与国家铁路网络化的运行模式不同,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本为独立设计、单线运行,各条线路的信号系统彼此独立,因而各条线路之间的行车调度系统之间也是彼此孤立。这样,导致线路之间不能够互联互通,带来了线路之间的设备不能共享、空闲线路上的车辆也不能调配到繁忙线路、维护与操作人员不能互换、旅客跨线换乘不便等一系列问题。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是轨道交通网络的一种运营方式,实现不同线路的轨道、车辆、供电、信号、通信、屏蔽门及运营组织能够相互兼容,车辆能够跨线运行,从而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旅客服务质量。因此,需要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有效解决线网行车调度系统。

1行车调度职责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主要职责是监视正线运行列车的运行状况,同时需要协调列车运行与乘客乘降作业以及列车运行与车辆段有关作业的协调等工作,以保障列车能够安全运行。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信号设备损坏、轨道无法正常使用等情况,这些异常情况会导致列车不能按照原计划的列车运行图行驶,需要行车调度人员以列车运行安全和准点为目标进行行车调整。常用的行车调度调整方式主要有:在始发站更改车次、始发站提前或推迟发车、压缩停站时间、停运和下线列车、加开和替开列车等。该岗位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对调度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决策能力有较高要求。

2调度存在问题

异常调度指挥过程中,系统无法对行车组织调整提供建议或操作支持。如:推荐调整方案、智能扣车、运行图快速变更等;异常情况客流预测难度较大。如:客流预测缺乏技术手段、预测精度不高、预测时效性较差等;针对运营重大活动保障,缺少系统支撑。如:快速获取客流预测值、运力调整建议、资源配备情况等;外部交通联动和支持较弱。如:异常情况下不能和公交、网约车等有效联动进行乘客诱导;日常运营安全压力大。如:调度人员心理紧张等;日常运营成本压力大。如:调度人力资源共享有限、设备系统独立配置维护维修成本高等;路网各车站协同限流效果不理想。基本以单站为中心,没有充分考虑线网协同限流优化措施;异常调度指挥过程中,调度主要关注本线按图恢复行车,对乘客服务关注较少。如:乘客出行延误时间等因素;异常调度指挥过程中,调度对线网层面关注较少。如:换乘衔接、本线调整对线网中其他线路的影响等。信息报送和发布不够系统和及时。如:异常信息报送缺乏系统支持、乘客信息发布不及时等。

3优化措施

目前调度指挥存在异常情况下无法对行车组织调整提供建议或操作支持、客流预测难度大等困难,针对这些难题提出如下建议。

3.1优化行车调度体系

优化行车调度体系,才能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高效的采取调度措施。因此,应当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行车调度体系,规范行车调度的应急反应行为。制定标准化的异常事件处理流程,从而完善行车调度体系,这样能更好地保证调度人员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候采取高效合理的措施,进一步保障地铁列车运行及乘客的安全。另外,还需要重视安全教育培训,不仅要让调度人员熟练掌握标准化的异常事件处理流程,还要针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教育演练,培养调度人员的随机应变能力,在日常运行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当作实际案例让全体调度人员进行学习,从而积累异常事件处理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3.2构建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可为智能调度系统提供数据支撑,首先对获取到的客流数据进行清洗,然后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乘客的出行特征,进而得到客流时空分布规律。另外,可以结合深度学习等方法对乘客进站量、出站量、换乘量、断面客流量等指标进行预测。以客流预测结果为基础,进行运力资源调配、制定列车运行计划、协同限流计划,能够提高地铁的服务质量,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同时能更好地保障列车运行和乘客出行的安全问题。大数据平台的客流分析结果及客流预测结果不仅为制定列车运行计划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为地铁线网规划提供参考。

3.3构建智能行车调度系统

智能行车调度系统能够对客流进行监测和分析,比如进站量、出站量、换乘量、断面满载率等指标,当监测到某个指标异常时可以发布告警。然后智能行车调度系统能结合异常指标和客流预测结果制定列车运行计划,并结合实际运营要求生成列车运行图和时刻表,使列车运能与乘客出行需求更加匹配,为网络化地铁运营决策提供支持。同时,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整合线路资源、车辆资源等情况,实时把握资源利用情况以及调度措施执行情况,在出现异常情况或大客流情况时能够根据资源情况确定运力调整措施,形成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环境。对于智能行车调度系统而言,需要从事件诊断、事件处置、运营调整、运营结束几个阶段进行综合联动考虑,才能有效解决行车调度面临的一些难点,使行车调度的整体水平逐步上升

结束语

地铁行车调度包含多个专业,需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工种的工作,在地铁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下,行车调度更为复杂,需要智能化系统的支撑。在不同情景下,行车调度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调度措施,比如压缩停站时间、停运或下线列车、开行小交路列车等方式,因此,对于调度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辅助决策系统都有更高的要求。目前行车调度在异常情况下行车组织的调整、客流预测准确度不高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上述难点,需要从优化行车调度体系、构建大数据平台、构建智能行车调度系统3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地铁服务水平、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同时为网络化地铁运营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段媛媛,孟敏丽,王庆湖.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一体化智能运行系统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4):5-8.

[2]郭小龙,董春燕,赵荷花.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营研究[J].汽车周刊,2024(2):37-39.

[3]豆飞,吕楠,刘洁,徐晓波,杜恒,谢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智能模拟演练系统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2(9):93-9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