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苏州大学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的在岗大学生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摘要:为了应对农村基层群众的医疗保健挑战,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农村医疗服务的实力和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7万名本科医学生参与了订单式定向培养项目,这些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医学生在基层医疗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法并借助SPSS进行问卷相关数据分析,对苏州大学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从在职定向生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提高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效果,完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职定向生;基层医疗;乡村振兴
【Abstract】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medical care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people and better meet the health needs of the people, the state has taken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and standards of rural medical services. Up to now, more than 70,000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have participated in order-based targeted training programs, and these standardized trained medical students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primary medical work. This topic uses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the questionnaire data analysis of SPSS, studies the training status of order-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 trained by Soochow University,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from the aspect of in-service oriented students. It provide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effect of order 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 free training system of order 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rural order 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 on-the-job oriented students, primary medical care, rural revitalization
1 调查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本部分采取普查调查方法,以发放问卷形式,对苏州大学已经下到基层工作的农村定向订单医学生进行研究。据统计,苏州大学目前工作的农村定向订单医学生总人数为9人,其中1人违约,通过问卷实际收集的有效问卷数为7份。整体来看,以问卷形式收集到的数据中学生均为预防医学专业,地区分布为无锡市、宜兴市、苏州市及淮安市。
2结果
2.1履约情况
据统计,苏州大学2019级预防方向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共9人,分配情况为无锡市4人,宜兴市2人,淮安市2人,苏州市1人,其中无锡市有1人违约,全班的履约率为88.89%。
2.2个人进修情况
结果显示,由超过半数的定向医学生合约到期以后不选择继续升学,达57.14%,选择继续升学的比例为42.86%。
2.3履约意向
2019级预防方向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履约意愿结果显示,71.43%的学生愿意在合同到期以后继续留在基层,28.57%选择离开基层,比例为2.5:1。对其工作过程中产生强烈违约意愿的频次进行调查,结果如图 3所示,42.86%的学生有过1-2次的强烈违约的想法,57.14%的学生从来没有过强烈违约想法,而样本中没有学生有过超过2次以上的强烈违约想法。
2.3违约原因
针对学生对工作的感受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待遇、社会地位、家庭等多种违约因素下,有高达71.43%的学生认为是待遇因素所导致,有28.57%的同学认为是除此以为的其他原因导致违约想法的产生。
2.4薪资待遇
针对待遇问题中的薪资问题进行调查,42.86%的学生月薪超过 5000 元,42.86%的学生月薪介于 3000-5000 元之间,14.29%的学生月薪低于 3000 元。对比同科室的非定向生的工资待遇,可见月薪>5000元的人数相较于定向生增多,达57.14%,月薪<3000元的非定向生占比为0,月薪介于3000-5000元地非定向生人数与定向生相近,都为42.86%。
2.5工作环境
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调查,42.86%的学生对其工作环境感到一般,28.57%的学生对环境比较满意,对环境非常满意和有些不满意的比例都为14.29%。
2.6农村订单定向政策对医学生的帮助
针对该政策对于人才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对农村订单定向政策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认为该政策对于学生的主要帮助在:提供本科就业平台>提前进入社会=促进职业成熟。
3分析
3.1履约情况
通过对2019级预防方向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履约情况进行统计,可见履约率较高,全班只有一人违约。体现出学生对于政策的相应和认可度较高。这可能由于政策本身对农村学生存在照顾政策,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基层工作,满足许多想要直接进入单位工作而不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意愿。
观察到合同到期后选择继续学业的人数、合同到期后不留在基层的人数人数比例相近。我们进一步对“合同到期后是否打算继续学业”和“合同到期后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基层”这两个变量进行了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合同到期后是否打算继续学业”和“请问您合同到期后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基层”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p值小于0.01,相关性显著。根据相关系数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这项研究中,“合同到期后是否打算继续学业”和“合同到期后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基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具体来说,当一个人表示打算继续学业时,他们更有可能不愿意继续留在基层工作。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在基层工作的员工更倾向于继续深造,而不愿意长期留在基层岗位上。这对于基层组织管理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意向,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提高员工的留任率和工作满意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数据仅涉及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探讨其他潜在因素对员工留任和职业规划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变量,如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工作满意度等,以全面分析员工的职业规划行为。此外,本研究样本容量较小,仅代表了特定群体的情况,因此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建议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规模,涵盖更广泛的人群,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泛化性。
3.2薪资待遇
据《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报道,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家庭年收入普遍低于非定向生家庭约1万元。收入和工作环境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只有1.6%的定向毕业生有意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但实际上履约率达到90%以上,报到率达到80%。在本研究中最为[1]出的挑战也是待遇问题。结合该政策的招生标准,其主要照顾对象原则上为农村生源,订单定向项目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可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会出于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的目的签约,这类学生的经济条件没有非常理想,他们重点考虑的工作环境为实际的待遇问题,其中可能包括薪资待遇及工作条件的待遇问题。结合对薪资待遇的调查情况,相较于非定向生的薪资,定向生的薪资较低,这可能是导致学生产生违约意愿的原因之一,证实待遇问题是导致定向生违约的主要因素。结合学生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近一半的学生持中立态度,觉得环境条件一般,两级的人群分布较少,排除个人主观因素所致,可以反映各基层环境的不同。其中对环境因素保持正面态度的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占42.86%,不足一半,可见基层的环境条件有待提高。
3.3政策对医学生的帮助
该政策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方面。结合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的就业情况,如今社会对于医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届毕业生进去发展地区的三甲医院受限,医学类博士生的就业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而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逐年降低,使得医学类应届毕业生的压力逐年增加[2];同时,医学生的成长周期长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医学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投入多,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而言,培养一名优秀的医学生对家庭的负担十分大。农村订单定向政策正是解决了目前医学生就业压力大,求学成本高的顾虑,在本科期间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在本科毕业后提供就业单位,同时也借此招募大量高校人才进入基层,促进农村地方经济、医疗事业的发展。
4 建议
4.1加强基层与大医院的联系
大医院可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远程教学,开展合作帮扶等活动,帮助基层医疗单位提升诊疗水平,同时为定向医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建立完善的双向转诊系统,使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将复杂病例及时转诊至大医院,同时大医院的康复期患者能够顺利转回基层,实现医疗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定期安排各科室医学专家到基层进行短期工作或培训,同时鼓励基层优秀人才到大医院进修,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医疗技术的交流,在帮助基层医疗工作者成长的同时,促进基层医疗体系的改革完善。
4.2 优化基层医疗器械
政府应增加对基层医疗设施的投资,引入更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基层单位可加强与高校合作或者资源支持,如协商定基层单位的某些工作成果使学校获益,从而增大高校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投资。政府或基层间也可建立医疗设施共享机制,让资源充裕的地区与基层进行设备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3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薪资待遇
提升薪资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加强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外,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定向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基层人才的根本需求和薪资期望,在合理范围内及时调整。合理调整薪酬结构,增加其灵活性,如设立奖励机制,根据定向生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确保薪酬与付出成正比。完善其福利保障制度,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可以探索绩效奖金、年终奖等多种薪酬模式,减少订单定向生的心理落差,保留基层医疗人才。
4.4扩大农村定向医学生晋升空间
为定向医学生提供自我发展和上升空间,争取保留宝贵的基层医疗人才。现江苏省内部分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已做出相关应对方案,如允许定向生与基层单位先签订合约,定向医学生在研究生学业结束后再继续回签约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该方案有助于解决定向医学生因服务期较长而无法兼顾学业,为定向医学生提供升学机会。由此见得,基层单位在签订定向合约时,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服务期限和升学时间,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我提升,为未来定向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4.5保证定向医学生工作质量
基层医疗机构加强人才素质的培养,保持定向医学生工作上进心以提高基层医疗工作的高水准。基层单位可建立定期考核制度,旨在应对部分定向生在基层工作后出现的懈怠情绪。不仅如此,完善薪资的奖罚模式,着眼于定向医学生工作的实际问题,保持定向医学生在基层的工作动力,保证医疗工作的质量,促进农村基层机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丹, 陈楚康, 张超, 黄明玉, 王静雅, 贾宗林, 李虹, 刘晓云. 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成效及存在问题.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8, 11(9): 28-33.
[2]周捷飞.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DOI:10.7666/d.Y30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