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摘 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何与动画场景设计相结合,并从建筑风貌、传统符号及哲学思想三个维度详细剖析了其内在联系与应用策略。强调了在中国动画电影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出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动画作品的视觉层次,还显著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生命力,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动画场景设计;建筑构造;传统符号
21世纪以来,中国动画电影在创新与传承中迎来了蓬勃发展,涌现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大鱼海棠》(2016),《白蛇·缘起》(2019),《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雄狮少年》(2021)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这些影片通过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数字化技术,成功打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佳作。本文以中国国产动画电影为研究对象,探析其间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以此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发展思路。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血液中的独特元素,动画场景作为动画视觉风格的空间维度和审美品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存在内在与外在关系,通过场景展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和人类文明精神内涵是在我国动画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的外在关系
从形式来看,在动画作品中,场景是动画故事发生的载体,用来解释作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中国动画外在的设计发展来看,动画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形式艺术,在设计时往往借鉴一些西方或者日韩创作手法。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经济的快速提升、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动画行业逐渐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道路,掀起了一阵国潮之风。
例如,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008)的艺术风格遵循中国墨水绘画。飞流直下的瀑布,翠竹环绕的熊猫村与雕梁画栋的翡翠宫,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场景重现,作为一部国外制作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动画作品,其中渗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和智慧难得可贵,处处彰显传统文化元素和动画场景设计的外在关系。
(二)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的内在关系
从内容来看,在动画中,场景是整个动画作品的基调,是观众形成视觉印象最为直观的窗口。传统文化对动画电影,甚至是整个国家的艺术创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以建筑为例,传统建筑承载来许多内涵,比如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哲学思想等等,在视觉和精神上,给予观众亲密感和认同感。
例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神话与古代传统民居建筑场景融合,将神话中的人物拉近到可感知的世界中,帮助观众很好的理解故事内核,传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力量感。同样,在动画电影《大渔海棠》中,将我国传统节日年的氛围、福建土楼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古代村落居民的传统服饰融为一体,为故事营造真实可感的氛围。由此可见,国产动画的场景设计不论是内在还在外在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的应用
黑格尔美学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传统文化元素则是中华民族的感性显现,这些元素无不体现中国之美。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儒释道思想以及民众的生活之中的智慧,表达的是“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以下将从建筑营造、传统符号两个方面阐述其在动画场景中的应用。
(一) 古代建筑构造的氛围应用
动画场景是故事的载体,作品风格的基调,其设计至关重要,场景中的建筑构造的方法主要有写实风格、装饰风格与奇幻风格三种。
写实风格在动画中直接再现古代建筑,如《大鱼海棠》以福建土楼为原型,融合“天圆地方”理念,展现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土楼不仅是居所,更是家族信仰的象征,其设计赋予场景神秘隐蔽的氛围。
装饰风格则通过抽象处理物象与色彩,将传统绘画艺术融入动画。如《天书奇谭》(1983)运用民间版画与传统绘画色彩,展现中国特色场景;《山水情》(1988)则融合水墨艺术,以黑、白、灰三色体系跨越四季,营造独特视觉体验。而《白蛇:缘起》的黑白灰水墨画风,更在片头便令人眼前一亮,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奇幻风格则超越现实,挖掘古代想象力,在《姜子牙》中,创作者构建了天界、人间、妖界共生的“封神宇宙”,打破传统善恶界限,赋予故事创新性与社会意义。这种风格不仅展现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也反映了现代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与思考。
(二) 传统文化符号的深入挖掘
传统符号源自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是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智慧的结晶,通过世代传承形成独特文化标识,激发民族认同感。神话人物如女娲、嫦娥,植物象征如梅花、竹,色彩如中国红、帝王黄,以及经典画作、陶瓷、文房四宝等,均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增强动画影片的亲和力与民族自豪感。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场景上的的灵活运用对人物形象的生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的红兜肚,既复古又彰显中国红魅力;《大鱼海棠》则以中国丝绸服饰为主,红色代表青春活力,绿色象征成熟,灰色则显深沉,服饰色彩成为传统文化符号,赋予角色鲜明个性,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与审美体验。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价值
中国动画作品有情怀、有温度,靠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术和外在的物质,更靠内在的情感、精神需求和对艺术本真的追求。
(一)提升作品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合理的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与动画场景设计技术深度融合而创造出新颖的视觉审美作品,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艺术内涵和鉴赏价值,还能使观众产生文化认同感从而提升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更彰显出我国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从而为动画场景设计应用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提升作品的生命力,坚持可持续性,促进长远发展。
(二)增强文化自信
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将动画场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合可以增强现代动画场景设计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培育本土文化品牌,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有利于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培育中国特色,真正创造出更多具有民族语言和国际文化的时代精品。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之源,是我国动画场景创作的核心驱动力。动画场景设计应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中,从审美诉求、布局理念到视觉风格、设计元素,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应用于动画场景设计中,形成了现代审美中民族内涵的动画风格,这不仅是动画场景设计的一种突破,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笑颖.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神圣空间及其权力修辞[J].当代动画,2021,(03):123-128.
[2]张宇欣.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媒介地理景观建构——以《姜子牙》为例[J].视听,2021,(06):110-112.
[3]宫海婷.《白蛇:缘起》道家意象的叙事功能与通俗表达[J].上海视觉,2021,(01):73-79.
[4]肖艳,姚惠.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动画场景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0,(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