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红寺堡区马渠小学: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探索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培养的新模式

李永红
  
大海媒体号
2024年82期
吴忠市红寺堡区马渠小学 751999

摘要:当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培养面临新挑战。红寺堡区马渠小学针对此现象,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培养的新模式。本文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利用本土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家校社联动等,旨在通过创新少先队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培养新时代接班人。

关键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少先队活动

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其爱党爱国情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红寺堡区马渠小学紧跟时代步伐,以少先队活动为突破口,创新教育模式,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将深入探讨该校在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培养方面的新尝试与成效。

一、加强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思想情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加强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的培养,不仅是一项教育任务,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青少年,民族之未来,肩承传承红色血脉、高扬民族精神之重任。爱党爱国情感的培育,成为他们领悟党史、认同党志、拥护党领的关键桥梁。系统化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可以让青少年亲历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征途,感悟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不懈追求,从而催生强烈的民族自豪与历史担当。此情感的浸润,将激励青少年在成长路上自发承续红色基因,以爱国主义为魂,弘扬民族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三观塑造正当时。爱党爱国情感的培育,犹如灯塔照亮前行之路,助力他们构建坚实而正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鲜活的历史讲述与现实的成就展示,青少年深刻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交织,进而立下为国奋斗、民族复兴的宏伟志向。此过程不仅塑造了他们的高远理想,更激发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青少年学会以国家发展为己任,以社会进步为目标,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爱党爱国之情,已成为他们内心深处最坚实的支撑,引领他们在新时代的征途中勇往直前。

(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时代新人

爱党爱国情感的深耕,不仅是青少年心灵的滋养,更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强劲动力。在丰富的主题活动中,青少年磨砺组织协调、沟通协作等多元能力,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国情社情的深入洞察,则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社会适应力与实践能力,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尤为关键的是,这份情感激发了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与担当精神,鼓励他们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以新时代主人翁的姿态,引领社会前行的浪潮,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生力军。

二、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 探索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培养的新模式具体策略

在红寺堡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马渠小学作为一所移民安置区乡村小学,承载着特殊的教育使命。为了更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少先队活动这一载体,结合自身资源与环境,探索一套具有特色的教育新模式。

(一)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沉浸式教育活动

马渠小学地处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学校充分利用国防教育室、罗山飞行营地以及移民旧址等本土资源,设计了一系列沉浸式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和国家的伟大成就。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少先队员前往国防教育室参观学习,通过模拟军事训练、观看国防教育影片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国防力量的强大,增强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爱国情怀。同时,结合罗山飞行营地的资源,开展“小小飞行员”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体验飞行的乐趣,激发他们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对国家科技发展的自豪感。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移民旧址开展“寻根之旅”活动,让学生了解祖辈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的历程,培养他们珍惜当下、感恩奋进的精神品质。

(二)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教育实效性

为了提高爱党爱国情感培养的实效性,马渠小学可以不断创新少先队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学校可以利用节假日和纪念日等时机,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七一”建党节期间,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童心向党,歌声飞扬”歌咏比赛,通过演唱红色经典歌曲,表达对党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在国庆节期间,则能够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绘画展,让学生用画笔描绘祖国的美丽风光和辉煌成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此外,学校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国防教育室的讲解工作中来,通过自己的讲述加深对党的历史和国家发展的理解。

(三)家校社联动,构建全方位教育体系

爱党爱国情感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马渠小学应积极构建家校社联动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关注孩子的爱党爱国情感培养。同时,学校还能邀请当地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为学生讲述革命故事和亲身经历,用生动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为人民服务的乐趣和意义;与附近的企业合作开展“走进工厂”活动,让学生了解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的培养之路上,马渠小学以少先队活动为桥梁,巧妙融合本土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构建家校社联动的全方位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教育之路。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加深了青少年对党的历史和国家发展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未来,马渠小学将继续深化这一教育模式,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民族精神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不竭动力,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文章系2023年度吴忠市少先队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WSK202310

参考文献

[1]刘晓静.基于本土资源的红色基因教育路径与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 2024(12).

[2]杨健珍.少先队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以南宁市国凯路小学少先队工作为例[J].  2023(12):151-15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