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的沟通交流。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标志,其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奈达的五种文化类型分析了《围城》中负载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及语言文化的一些文化词的翻译,同时探讨了《围城》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具体运用,并得出翻译手段应变通和灵活以达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的结论。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围城》;翻译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经济、政治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努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充分展示文化自信。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世界变得尤为重要。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传播中国文化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桥梁,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民族自信心的增强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翻译时应该考虑到文化因素,以满足要求。
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标志,其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给译者和读者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译者对源语特征的把握和对源语文化的认知是决定文学作品生命力再现的重要因素,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为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及其策略。通过对代表性词汇的分析和讨论,本研究试图总结出针对特定文化负载词的更好的翻译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陈一亮,2023)。
二.《围城》
2.1《围城》简介
《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该小说于1947年开始创作,首次出版于1949年。《围城》以幽默的笔调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上海社会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和他们在围城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人性的深入刻画,探讨了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小说的主人公是方鸿渐,他是一个有才华但缺乏自信的年轻人。方鸿渐在围城中面临着各种选择和困境,他面临着婚姻、事业和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和理解。他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了社会上的虚伪和功利,同时也反思了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处境。
2.2《围城》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
在国内,自首次出版以来,《围城》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影响。它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广泛引用和研究。《围城》通过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对人性的深入探索,吸引了国际读者的兴趣,被视为中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领域,还延伸到了其他艺术领域。该小说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进一步拓宽了作品的传播途径和受众群体。这些改编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欢迎,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和赞誉。
三.《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本文基于学者尤金奈达对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将文化负载词主体分为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五类。小说《围城》中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这些文化负载词翻译准确通俗,对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项不少的挑战,译者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时,需要采取变通和灵活的手段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3.1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生态文化负载词是指带有动物、植物、气候、山河等自然元素的文化负载词。它反应了特定地区的气候特点、自然以及地理环境。对于某一地区的人来说,不熟悉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理解带有地区特点的表达可能会有难度,这给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般来说,在处理生态文化负载词时,翻译工作者主要采取的是异化翻译策略,比如在翻译表示地点、时节方面含义的词汇时,除此之外,还有归化翻译策略(郭赛赛,2023)。
例:偏偏结婚的那个星期三,天气是秋老虎,热得利害。
译文:The Wednesday of their wedding turned out to be an “autumn tiger”, a real scorcher.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秋老虎发生在24节气当中的立秋之后,属短期回热天气,占据了处暑的大部分地区,就像一只老虎一样蛮横霸道,所以民间称这段时间为“秋老虎”。译者将其翻译为“autumn tiger”,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但在英文中没有类似的意象,因此外国读者看到此翻译会感到疑惑,但译者在其后对“autumn tiger”进行了解释“a real scorcher”既成功地传达了原文中天气炎热的意思,并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原文中的情感。
3.2物质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物质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和日用物品、生产工具和设施以及科学技术等等的条件。这一类的词语反应了某一语言文化群体下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的特点。比如说小说中存在的中国物质文化负载词,“饭碗”(job),“衙门”(yamen),“麻将牌”(Mahjong)等等。对于同一物品,但因中外叫法不同,可采取归化策略;对于中国独有的物品,如麻将等,可采取异化策略(夏景翊, 彭家海,2023)。
例: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牌。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
译文:Then suddenly from heaven knows where appeared two sets of mahjong, the Chinese national pastime, said to be popular in America as well.
“麻将”是中国特色词汇,在英文中找不到对应单词,因此,“麻将”在此采用异化策略,将其直译为“mahjong”,保留其原本风格。此外,译者还在“mahjong”后加了“the Chinese national pastime”对其进行补充,既保留了源语言文化,又很好的照顾到了目标语读者。
3.3语言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语言文化负载词是指在语音、语法和词汇层面上反映某一语言群体特征的词语。英语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言,它们属于语族中两个不同的语言分支: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个分支,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从语法和词汇层面看,四字成语是汉语的典型语言特征。并非每个四字单词或短语在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反之亦然。相反,英语成语不像汉语成语那样受语法、词汇规则和语言形式的限制(李艳,2012)。《围城》运用了大量的成语、俗语以及典故等,所以本文译者对民族内涵和民族色彩丰富的词语大多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而对于那些具有民族内涵但民族色彩较差的词语采用了归化策略。
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者未必都能为师。
译文:Sometimes a foot is too short an inch is too long.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本义指尺比寸长,但和比尺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寸比尺短,但和比寸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了。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译者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将其翻译为“Sometimes a foot is too short an inch is too long”,保留了源语言的原汁原味和成语的精髓。
3.4宗教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方面。广义上讲,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中心的文化,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宗教(陈一亮,2023)。宗教文化负载词主要是关于宗教的文化现象和宗教文化词汇。中国的宗教主要为佛教和道教,在此类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中,译者对于佛教的词语通过直译来实现异化。
例1:千手观音菩萨
译文:the thousand-armed Goddess of Mercy
例2:活佛
译文:Living Buddha
例3:点香
译文:light incense
例4:成佛
译文:become a Buddha
3.5社会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社会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分类,其指的是一个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和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固定方式、教育系统及礼貌标准的总和。在《围城》这部作品中,由于社会文化负载词的数量较多,翻译难度也较大,译本中特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将中国文化传递给目标读者。比如小说中出现的大量官名、教育制度等,如前清举人、孝廉公、进士、科举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因此译者采用异化的策略,而对于社会文化中的伦理关系等,译者则采用归化策略,使译文具有更高的可读性(刘少仙, 焦晶晶,2021)。
例:免得你们瞧着眼红。
译文:So you won’t get envious watching me.
眼红意思是见别人条件好或有好的东西非常羡慕而忌妒。嫉妒并憎恨。在这里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既传达原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又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和文化的习惯和理解,使译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四.结语
随着跨文化交流越发频繁,翻译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文本比较和语言分析。相反,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翻译。文化翻译不仅要达到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而且要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欣赏到原文化的精髓。在钱钟书名著《围城》的翻译中,文化负载词汇是最难翻译的障碍之一,因为这些词汇和表达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特征,对于不熟悉这种文化的英语读者来说,这是很难翻译的。通过对《围城》英译本文化翻译策略的分析,验证了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灵活结合,通过直译、音译等方法,既能使外国读者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又能消除相互间的误解,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陈一亮.异化归化视角下《生死疲劳》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23.
[2]贾莉琴. 功能对等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电影《姜子牙》的字幕翻译为例[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 32 (04): 66-69.
[3]郭赛赛. 《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探讨[J]. 名家名作, 2023, (08): 79-81.
[4]李艳. 从文化翻译视角论《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D].赣南师范学院,2012.
[5]刘少仙, 焦晶晶.《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03): 79-81.
[6]史晓南.汉英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09):209-210.
[7]夏景翊, 彭家海. 功能对等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以《围城》为例[J]. 海外英语, 2023, (01):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