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

刘新鸾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5期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侯公渡中心小学 512700

摘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迎来了新的契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文化传承的起点,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认同、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审视了当前在融合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过程中的障碍,如资源短缺、教学方法僵化以及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引导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的深入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文化传承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授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通过故事、成语、古诗文等传统文化载体的熏陶,学生可以深刻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的有效融合,仍需不断探索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难题

(一)资源获取的困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资源的获取是一大难题。不同地区的学校因地域和经济条件差异,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由于图书和教育设施的匮乏,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和教具等物资供应不足,限制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即便有些学校能够获取到相关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构建系统、连贯的课程内容,也是一大挑战。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分散于不同学科,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此外,资源的应用同样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能力,无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教学创新,这同样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所面临的挑战

在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教学方式所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长久以来都依赖于课堂讲授和书面教学,这种模式的固有性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愈发显得捉襟见肘。课堂讲授的方式,虽然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但往往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创新性,难以真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受到了限制。而书面教学则侧重于文字表达和记忆训练,难以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虽然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在传达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情感方面,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三)激发学习兴趣的困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战: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生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们常常觉得传统文化离他们很遥远,难以与其产生直接的共鸣。现代学生的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的背景存在鲜明的对比。他们身处一个充满现代科技、信息泛滥的时代,习惯了快节奏、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而传统文化,往往给人一种古老、陌生的感觉,似乎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因此,学生们可能会觉得学习传统文化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多关联,难以从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同时,现代多元媒介的盛行也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网络等媒介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和娱乐内容,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资源融合与设计创新

为了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需精心策划并实施教学资源的融合策略。这一策略旨在确保我们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同时,满足当代教育的需求,让文化的传承与知识的传递相得益彰。

在教学资源融合方面,我们致力于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学生的成长特点,我们力求找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契合点,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同步创新。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体系,既汲取了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文化研究资料等宏观层面的资源,又结合了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图书馆、在线文化展馆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我们也注重从微观层面出发,关注课堂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和兴趣点,挖掘与语文教学紧密相关的阅读材料、校园文化活动资源等。这些资源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设计创新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在线互动平台等,为教学内容的动态展现和多元互动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我们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款“历史文化互动探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地图上探索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通过互动游戏、问答挑战等方式,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和文化特色,从而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方法创新,加强活动体验与实践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活动体验与实践应用。

以《故宫博物院》一课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项目式学习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连接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应用。在《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故宫文化相关的项目,如“故宫建筑探索”、“宫廷文物研究”、“皇家礼仪体验”等。这些项目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深入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和艺术价值。同时,情景模拟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故宫博物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模拟故宫的历史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例如,可以模拟故宫的文物陈列室,让学生扮演文物解说员的角色,通过深入研究和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加深对故宫文化的理解。通过这些方法创新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学生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的瑰宝,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具有无可估量的深远意义。通过科学配置教学资源与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教师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深化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并显著提升其思维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深入钻研,持续推进这一工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他们的茁壮成长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金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构探究[J].华夏教师,2023(5):54-56.

[2] 孙丽敏,冷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37): 1-3.

[3] 陈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摭谈[J].新课程研究,2023(14):81-8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