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逻辑、现实困境及实践对策

熊志辉
  
大海媒体号
2024年91期
广州商学院 广州 510000

摘要: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强劲发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俨然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经济赋能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更加日益凸显。数字经济主要依靠数字技术在教学模式变革、教育资源配置、产教融合、管理服务等方面赋能职业教育发展。本文首先梳理数字经济与职业教育在政策、技术和教育的耦合逻辑,其次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存在的现实困境,最后从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三个主体维度构建了实现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数字经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耦合逻辑

一、引言

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式,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数字经济时代,诸多企业工作业务流程面临着转型或变革,岗位技能被重新塑造,人才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依靠其特有的高创新、低延时、广覆盖等优势特征,既重构了职业教育的存在形态、体系结构、育人模式和治理方式等,又从根本上改变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常态和既定范式(邓会敏等,2023)。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也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着眼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厘清二者的耦合逻辑,尝试梳理数字经济在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数字经济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最先由Tapscott于1996年提出,但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于数字经济的内涵界定各有侧重,并未有统一的标准。数字经济是以数字要素为核心生产力、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数字技术为驱动的经济活动(陈晓红等,2022),这一定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结构、高等教育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袁利平和张欣鑫;2020)。一方面,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的职业结构,涌现了一大批新职业,如人工智能技术人员、智能制造技术人员、虚拟技术人员等。职业结构的变革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和改善人口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职业教育通过变革教学模式、教师数字能力、专业建设等为数字经济提供人才支撑(曹渡帆和朱德全,2023)。

(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现有学者对职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指对受教育者可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的教育;而狭义的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则是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的教育。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层面理解,职业教育都是教育类型之一,与其价值判断之间本无天然关系。但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生技能水平、专业基础、前沿技术水准、系统工程逻辑和创造性思维等的培养(郑蓓等,2024)。当然也有大量的学者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格局,从充分发展和整体协调的视角去解构职业教育。充分发展是基本前提,协调发展是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指职业教育的结构、规模、质量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培养质量、资源配置、专业结构、课程教学等构成的要素维和政府、企业、学校构成的主体维的充分发展;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指普职教育、城乡教育、中高职教育、区域发展的高度协调和一体化发展(王学等,2021;潘海生等,2022;朱德全等,2021;赵蒙成等,2022)。

(三)数字经济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逻辑

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已广泛渗透到教育、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数字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职业教育生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需数字经济的高效赋能。数字经济变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反哺数字经济,两者之间存在深度耦合逻辑,主要体现在政策导向、技术融合和工作世界变革。

政策逻辑:国家政策为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指明方向。教育政策的首要功能就是为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方向性的指引。

教育部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应用数字技术,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推动教育数字转型”。2024年政府报告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教育部职成司也明确指出要打造以教材、教学资源环境、智慧教育平台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一系列国家政策出台既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为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有利环境。政策的实施可以助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培养符合数字经济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技术逻辑:企业生产方式和工作世界的变革是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数字技术和技能技术的双向强力驱动要求数字化以技术为道,赋能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数字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数字技术正在加速推进企业生产方式向网络化、平台化方向转变,生产组织也呈现扁平化、虚拟化等特征。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关键战略的数字经济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组织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从而也使得就业形态发生了变化,催生了许多新职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标注数字职业97个,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比如,疫情期间云技术使得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大数据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人工智能则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评估。在职业教育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育效率,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性。通过数字技术的整合和创新应用,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具备数字技能的专业人才。

教育逻辑:数字经济与职业教育的耦合逻辑在教育层面体现出了多重维度的关联和相互促进。这种耦合关系不仅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深刻地塑造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兴职业的涌现,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数字技能人才需求。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围绕培养什么样的数字人才、怎样借助数字技术培养人才,从而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职业教育要适应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必须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使得教育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以确保学生获得与市场需求匹配的技能和知识。数字经济的特点是快速变革和持续创新,数字技术创新了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职业培训等,促进了职业教育变革。这要求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变革教学内容、打造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实践性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

三、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探讨。

宏观层面: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剧了数字鸿沟的存在,部分地区和人群仍然面临着数字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数字技术使用能力的欠缺。尤其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限制了数字化教育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现象。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和平台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面临着数字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问题。

微观层面:一方面,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具备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但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数字化使用技能和教学理念的短板。一些教师缺乏数字化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数字化教学的需求,影响了数字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者教师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的调整和完善,但目前仍存在一定滞后性。一些职业教育学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上,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

四、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对策

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任重道远。发展数字教育亟需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三个主体维度共同发力。

政府层面:政策制定和资源投入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第一,政府应根据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坚持以职业教育数字化变革为中心,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数字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第二,建立健全数据管理规范和职业教育质量监控评估体系。政府应建立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强化对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体系的智能监控系统,为职业院校数字化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加强对数字化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检测和评估。可以包括加大对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推动教师培训和技术更新等方面,以促进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政府应优化数字教育资源的配置,加大对职业教育数字化的投入力度,提高数字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尤其是要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缩小数字鸿沟,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共享。

企业层面:企业作为人才需求方,其积极参与和支持对于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至关重要。第一,树立数字人才观念,数字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为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持。第二,加强校企合作,企业应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第三,提供数字技术支持,企业可以提供先进的数字技术设备和实践平台,支持职业院校开展数字化教学和实训工作,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知识和应用技能。

学校层面:职业院校是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主体,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一,职业院校应结合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和行业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数字化技能培训和实践项目,提高数字教育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第二,职业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数字技能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字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第三,职业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活动,提高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简介:

熊志辉(1996-),女,湖南娄底人,广州商学院,硕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数字教育技术,电话:15274953308,邮箱:1500983051@qq.com;

基金项目:广州商学院管理学院2023年度院级科研项目“广州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GLYB03);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4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数字化赋能民办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ANFZG24120)。

参考文献:

[1]邓会敏,白玲,李桂婷.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逻辑、作用机理与实践向度[J].教育与职业,2023(23):22-28.

[2]张化尧,金波,许航峰.数字经济的演进: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03):107-114+144.

[3]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等.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J].管理世界,2022,38(02):208-224+13-16.

[4]袁利平,张欣鑫.教育扶贫如何精准化——基于多学科视角的模型建构[J].教育与经济,2020(1):3-10.

[5]曹渡帆,朱德全.数字经济如何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05):5-14.

[6]郑蓓,阮红芳.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模式[J/OL].中国职业技术育:1-11[2024-04-26].

[7]王学,刘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方向[J].教育科学,2021,(5):21-28.

[8]潘海生,李阳.从管理到治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的变迁逻辑与未来走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128-132、138.

[9]朱德全.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5):11-19.

[10]赵蒙成.何谓职业教育的“质量”?——基于实践哲学的思考[J].职教论坛,2022,(2):5-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