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短视频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赵润丽
  
大海媒体号
2024年99期
楚雄彝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 云南楚雄州 675000

摘要: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信息碎片化传播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本文旨在探讨短视频时代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及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通过分析短视频传播的快速性、公众参与舆论形成的便捷性,文章揭示了信息碎片化在拓宽信息渠道、增强舆论监督、激发公众参与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指出了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舆论极化与情绪化、注意力分散与浅层思考等消极影响。旨在为理解短视频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态势及其对社会舆论的复杂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短视频;信息碎片化;社会舆论

引言

在数字化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短视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短视频这一概念是随着新媒体飞速发展衍生的新事物,其播放载体主要是智能手机等移动端,视频内容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应用也为新闻短视频传播带来了技术支撑。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现代人开始习惯使用移动端来获取相关新闻信息,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已经形成,短视频成为人们实际工作与生活中最重要的新闻信息获取途径。本文将从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出发,深入探讨其对社会舆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1短视频时代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点

1.1 事件快速传播

在瞬息万变的短视频时代,资讯的传递速率攀升至一个全新的层面。得益于短视频平台的时效性和形象性,各类新闻和热门议题得以在转瞬之间广泛传播。这种迅速传递的属性大幅缩减了信息交流的延迟,让接收者几乎能够与事件同步了解到最新动态,也为社会舆论的构建提供了海量的内容资源和高效的传播途径。由于短视频便于分享,每位用户都有可能转变为信息的传递者,进而促进了消息的快速扩散和舆论的迅速形成。

1.2 公众参与舆论形成的过程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特点,这一变革不仅重塑了信息传递手段,还对公众介入社会舆论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短视频领域,观众得以通过点赞、留言、分享等简单操作,迅速表达对特定事件或议题的个人观点和立场。这种参与形式易于上手,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参与积极性。短视频的直观与情感化特点,使得公众在参与舆论构建时更容易受到情感驱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舆论的形成机制和路径。

2信息碎片化传播对社会舆论的积极影响

2.1 拓宽信息渠道

在当前短视频流行的背景下,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方式极大地扩展了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大众获取资讯的渠道较为有限,主要依靠纸质媒体、电视节目和无线电广播等传统媒介。随着短视频平台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手中的手机轻松地发布和传播信息。这种新型的去中心化传播方式,让信息的来源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包含了从专业新闻机构到普通网民的各类主体。得益于短视频的便捷制作和分享功能,无论是新闻资讯、社会动态还是个人观点,都能够快速地在这些平台上流传,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公众可选择的资讯种类,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范围。

2.2 增强舆论监督

在舆论监管的强化过程中,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短视频凭借其迅速传递和形象展示的特点,有效地将社会中的不公现象及时公之于众。通过这些平台,大众能够直接目睹事件发生的真实场景,亲耳聆听涉事者的陈述,这让他们对问题的严峻性和急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生动的展示形式,通常比书面叙述更能触动人心,更有说服力,更能激发公众的关心和反响。得益于短视频的迅速扩散和广泛触及,舆论监管的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大众的密切关注下,有关单位和部门不得不更加积极地应对问题,这促进了社会的改良和正义的实现。

2.3 激发公众参与

在瞬息万变的短视频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传递极大地点燃了大众的参与激情。在这些短视频平台上,大众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从过往的被动接收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与内容制造者。通过录制并分享短视频,直接传达自己的见解和立场,进而融入公共舆论的构建之中。这种参与形式具有较低的入门要求和简单的操作流程,吸引了更多的人投身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之中。短视频的社交特性促使大众在参与时产生互动与情感共鸣,进而提升了社会舆论的凝聚力和扩散力。大众的主动加入,不仅增添了舆论多元化的色彩,还促进了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解决进程。

3信息碎片化传播对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

3.1 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

在当前短视频流行的背景下,信息的零散传播使得信息传递效率得到了显著增加,然而这一现象也带来了关于信息准确性的严峻挑战。短视频平台上信息发布者的数量庞大,加之较低的发布标准,使得众多未经验证的信息得以迅速散布。这些信息里充斥着不实、夸张甚至误导性质的言论,对大众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不实信息的流传可能会造成公众对事实的误解或错误判断,可能引起无谓的恐慌和骚动。由于短视频的特性,信息通常以片段的形式出现,缺少完整的背景和上下文,这无疑提高了辨别信息真伪的复杂性。

3.2 舆论极化与情绪化

短视频平台上的信息碎片化传播还容易导致舆论的极化和情绪化。由于短视频内容往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色彩,容易激发公众的情绪反应。在缺乏全面信息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公众往往基于直观感受和情感倾向做出判断,从而形成极端的舆论倾向。这种极化的舆论不仅可能导致对事件的片面理解和偏见,还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短视频平台上的算法推荐机制往往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推送信息,这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极化和分化。用户被大量与其观点一致的信息所包围,难以接触到不同意见和观点,从而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和对立。

3.3 注意力分散与浅层思考

短视频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传播还对公众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短视频的短小精悍和易消费特性使得公众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反思的时间。公众被大量的短视频内容所吸引,注意力不断被分散和转移,难以形成对事件的全面和深入理解。这种浅层思考的状态不仅降低了公众对信息的辨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还可能导致公众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深入分析和理性判断的能力。短视频平台上的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公众往往被新的热点和话题所吸引,难以对某一事件或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和深入思考。这种注意力分散和浅层思考的状态不利于公众形成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和理性的社会舆论。

结语:短视频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传播,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拓宽了信息渠道,增强了舆论监督,激发了公众参与,又给社会舆论带来了诸多挑战。信息真实性的难以保证、舆论的极化与情绪化、注意力的分散与浅层思考,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面对短视频时代的新态势,需要不断提升公众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监管和核实机制,推动平台优化算法,以促进信息的真实、全面、平衡传播。也应鼓励公众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以更加理性和全面的态度面对短视频时代的信息洪流。才能在享受短视频带来的便捷与乐趣的同时,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璇.短视频时代主流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广告大观, 2023(21):0079-0081.

[2]王婷.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情感传播的探讨——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传播力研究, 2022, 6(33):54-56.

[3]范潇潇.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分析--以"央视网"抖音号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22, 13(12):52-5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