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栾黎荔
  
大海媒体号
2024年96期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课题信息: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名称: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1+X 证书”课证融通的实施路径研究;编号:202102173004

[摘要]:为响应国家“1+X证书”制度,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深入探讨了课证融通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终身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教育、校企合作和成果导向教育等理论基础,本文分析了课证融通模式的构建路径,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证融通模式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了课证融通模式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推动校企合作和提升高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显著效果。为推动课证融通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等。通过课证融通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1+X证书;课证融通;模式构建;实践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核心在于课证融通,即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互衔接与融合。通过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内容融入课程,引领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然而,课证融通当中包含着专业技能教育、证书水平教育等多元板块,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不轻松,如何能有效的将“1+X证书”达成课证融通,关于该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需要深入探索。

一、课证融通模式研究的创新机制

在推进"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创新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通过模块化设计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开发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的特色课程。教学内容持续更新,融入行业标准和企业案例,确保教学与行业动态同步,教学方法创新则采用项目式、案例式和翻转课堂,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结合证书考核标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且注重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致力于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通过教师培训和企业专家引进,保障教学质量。此外,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环境的学习体验,也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良性互动。

二、课证融通模式的构建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作为核心方法,旨在深入探讨“1+X证书”课证融通模式的内涵与实施路径。首先,明确研究目的,即深入理解“1+X证书”制度的背景、内涵及其政策要求,从而准确把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趋势。通过对国内外“1+X证书”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我们总结了先行研究的经验教训,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理论框架构建方面,查阅了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课证融通模式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研究内容涵盖了政策文件、学术论文、行业报告和案例研究等多个方面。全面了解了国家政策导向和具体要求的同时,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掌握了学术界关于“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在案例研究部分,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成功案例,从中提炼出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文献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研究空白和不足之处。通过文献研究,本研究明确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和意义,了解了“1+X证书”制度的政策要求,包括高校要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内容融入课程,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掌握了课证融通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了理论框架。发现了课证融通的研究空白,指出当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这些措施,研究结果期望为“1+X证书”课证融通模式的实施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三、课证融通模式构建研究探索的建议

为深化课证融通模式的构建研究,特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强化顶层设计,制订一套科学且合理的构建方案,明确模式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其次,优化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打造一个完备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手段,采纳项目式、案例式教学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法,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师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与教学水平,为模式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最后,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对课证融通模式的运行进行持续监督与评价,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结语

实现课证融通模式的创新,实为一场涉及深度的教育改革实践。此过程需紧密跟进国家政策脉搏,即时洞察“1+X证书”制度的最新政策动向与要求,以此作为研究的政策基石。同时,须瞩目学术前沿,密切关注国内外学者在“1+X证书”课证融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汲取并借鉴其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此外,强化案例研究至关重要,宜广泛选取高校进行深入案例分析,提炼经验与教训,以此作为课证融通模式推广与应用的重要参考。课证融通模式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策略,对于培育高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应主动探索该模式的构建路径,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为显著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春平. 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78-79.

[2] 高科, 李玫, 张大林. “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实施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 2020(09):114-115.

[3] 王亚盛, 赵林. 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6):85-86.

[4] 张国民. 1X证书制度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基于职业教育三个面向”的视角[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9):103-10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