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数字化创新模式构建与实践
摘要: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教育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因循守旧的教学观念,也极大地丰富了先前较为有限的、多数依赖于教材的教学内容,继而为课堂结构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拓展出了全新的空间。本文以新课标为背景,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数字化创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策略,致力于推动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引领语文教学效果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数字化创新模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表现在(2022年版)》明确指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在新课标及数字化时代的双重推动下,大量的数字化技术涌入语文课堂,为语文课程的创新及变革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以希沃白板、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为支持,既能将相对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具象化,使理解能力不足的小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无数奥妙,又可以借助大量的数字化资源充实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其知识储备等,对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具有显著裨益。数字化教学模式打通了崭新的教学思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因而值得重视与讨论。
一、小学语文课堂数字化创新模式构建的意义
现阶段,尤其是新课标的广泛号召下,小学语文课堂基本实现了网络覆盖及数字化建设,继而为数字化创新模式构建提供了可能,并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的授课形式,在帮助学生高质量汲取语文知识、锻炼其核心素养与能力中彰显出强大的应用潜力。传统小学语文课堂,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多数时候采取的仍是大众认知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信息输出,继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枯燥甚至排斥心理。而借助数字化技术,则可以以微课、动画、PPT等形式将相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具象化的拆解和演绎,充分博取学生的眼球,调动其兴趣,并在更为具象化的呈现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高效记忆,达到激趣提质的效果。同样,个性化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数字化创新为个性化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依托于数字化工具及平台,全面跟踪学生的语文学习轨迹,了解其兴趣需求及基础水平,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和能力水平,老师可以推荐适配学生需求的语文练习题、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以个性化推送及定制化内容的形式,带领学生在属于自身的“最近发展区”中实现个性化学习,既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天赋,发展其擅长领域。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数字化创新模式构建与实践
(一)利用数字分析工具,实现个性化教学
在愈发强调个性教育的新课程背景下,个性化教学被提上日程,尤其是对于正处于认知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生而言,个性化教学更能发现学生的擅长领域,激活其专项才能等,继而使之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最优发展。数字分析工具作为一种精准分析、跟踪、评估学生学习过程的数字化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数字工具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日常作业、测验成绩和参与活动的记录,依托于对这些数据的精准分析,教师可以获得每位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偏好。根据分析结果,再每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如针对语文基础相对薄弱且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相对基础的学习目标,并为其推荐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帮助其逐步提高,点滴提升。在个性化学习期间,巧借现代数据平台,全面跟踪、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并以此为根据实时反馈调整学习计划,使学生循环往复、不断优化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最优程度的发展。
(二)巧用希沃白板,打造精彩语文课堂
希沃白板作为一种集成了数字化技术和传统白板功能的教学工具,在构建数字化小学语文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希沃白板最突出的功能在于便捷的信息交互特征及丰富的资源,课堂中,教师可直接通过希沃白板索引到大量动画、视频等,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构建情境,可视化讲解知识内容等,充分保障其学习效果。同样,希沃白板能够提供丰富的云课件支持,老师可以直接登录希沃白板调用课件,而课件中的页面及资源使用了特定的描述文件,可以实现差量同步,以保障课件和课时进度及学生需求相契合。
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庐山瀑布》为例,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学生多处于“静态”学习环境中,难以直观地感受“庐山瀑布”的壮阔、壮阔,诗文理解程度因此受阻,这时候,便可借助希沃白板展示音视频,构建“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可视”的学习中一览庐山瀑布之景。教师受限提问:“《望庐山瀑布》中,诗人李白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学们见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吗?庐山瀑布为什么在李白的眼中有宛如银河落九天一般的磅礴壮呢?”以问题的提出和铺陈的悬念为媒介,学生的探究兴致由此激活。此时,教师可将提前准备好的李白创作《望庐山瀑布》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的文字及图片素材,作为延展性内容穿插于课堂,以此引导学生在心中为李白绘制生动饱满的“人物画像”。随着人物画像逐渐在学生心中呼之欲出,再借助VR技术,带领学生急速穿越到雨后的庐山瀑布前——在朦胧缭绕的烟雾中,远观瀑布近看瀑布,诗人李白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便具象化且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学生便能瞬间理解“银河落几天”的生动形象、逼真近人,其诗文理解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三)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反映教学成效
语文教学活动中,多元且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构成高质量的语文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往往基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来,且多由教师的经验为主导,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可借助数字化技术尝试革新和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精确而全面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个人教学成效,以为语文课堂的持续优化赋能。
如在讲授散文《乡下人家》时,当教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讲解后,教师则可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调出习题训练板块,鼓励学生用口述的形式,说出不同类型的习题的答案,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捕捉信息和表达问题的能力。以此为桥梁,教师再用网络专项题目训练功能,启发学生自行选择问题并做出解答,以此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聚焦于对重难点知识的再次解读上。当学生完成解答,教师则可利用智能数字技术的归类和纠错功能,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反应速度、表达能力、情感体悟等进行综合化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予以针对性指导等。如此,教师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在后续的教学过程更能更加针对性地加以纠正,以持续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应更多地结合小学生的生长环境和语文课堂的教学实际,着力将各类可用的数字化教学技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使之发挥应有之能。唯有如此,才能以数字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地生根,为学生全面发展,为语文教学创新蝶变提质赋能。
参考文献
[1] 魏靓. 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J]. 第二课堂(D), 2024, (06): 31.
[2] 陈祥明,夏晨.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数字化教学的开展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4, (04):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