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探索

李俊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03期
山东省肥城市桃花源小学

摘要:本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理论,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整本书阅读实践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总结了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如任务驱动的阅读活动、多样化的阅读评价方式以及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逐渐从单一的课文教学模式向整本书阅读实践转变。整本书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然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实施整本书阅读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整本书的阅读不同于单篇课文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关注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发展和主题表达。通过这种连续性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还能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则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信息提取、归纳总结和分析推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关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发展的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文本理解能力。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实践,学生逐渐掌握了从局部到整体的阅读策略,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整本书阅读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与单篇课文的学习不同,整本书的阅读需要学生在长时间的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反思。通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引导,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人物行为的分析,思考其背后的动机和情感变化,或者通过对情节发展的预测,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独立思考,还需要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不盲从、不片面的阅读习惯。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机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实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机。与单篇课文相比,整本书的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更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则为学生的阅读过程增添了挑战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节续写等任务,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种互动性和趣味性的任务设计,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去。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实践,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习动机也得到了增强。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策略

(一)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群

任务群的设计应根据书籍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阅读水平,涵盖不同的任务类型,如信息提取、情节分析、角色探讨、主题讨论等。通过多样化的任务,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文本。例如,在阅读《小王子》时,任务群可以包括“分析小王子的性格特点”“讨论玫瑰花象征的意义”“续写小王子回到星球后的故事”等任务。这样,不同的任务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多样化的任务群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任务形式,增强学生的互动和协作能力。

(二)采用任务驱动的阅读活动

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的阅读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标、有方向的主动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书籍的章节或主题,设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分析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差异”等任务,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并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完成任务。任务驱动的阅读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在任务的推进中逐步提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任务的设置也应具有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从表层理解向深层思考过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提供教师的引导和支持

教师不仅是阅读任务的设计者,更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引路人。教师需要在阅读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背景知识和阅读策略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书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例如,在阅读历史题材的书籍时,教师可以先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情节发展。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帮助,解答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疑问,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阅读分享会等活动,促使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还能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结语

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还能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导,并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化珍,刘磊.一书一进阶评价来撬动——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评价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3,(1).36-38.

[2]王跃平.整本书阅读的学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以《西游记》为例[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2,(3).

[3]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