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

汪晨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06期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观察群众预见性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实际效果。方法 在我院神经内科患者群体中,选择76名患者组成样本群体,进行分组研究,患者选取年份为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所有患者均确诊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基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其中,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38人分入普通组,应用循证预见性护理措施的38名患者分入研究组。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现象发生率、住院时长情况。结果 对比观察可见研究组患者应用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更低,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两项指标组间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比观察可见,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进行应用对于降低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几率,适当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循证;预见性护理;神经内科;重症

引言:

神经内科患者一旦出现重症症状,随时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重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既要注重针对性,又要结合患者细微的病情变化,提升专业性。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是在病情波动生命体征波动现象发生前,就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护理的一种新型模式。更能够通过预判分析的方式,找到护理的侧重点,及时给予全面科学的护理。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这类患者的疾病护理效果,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治疗。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均等的筛选分组,纳入了76名患者组成样本群体。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普通组,现将详细的对比研究结果在下文中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样本群体总数达到76人,年份区间为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所有患者按照人数均等的原则进行随机抽取分组,分组的依据是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普通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循证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具体如下。普通组,年龄区间分布状态,最大患者71岁,最小患者41岁,平均年龄达到了(59.21±3.36)岁;性别占比情况,男性患者22人,女性患者16人。患者的疾病类型具体有以下几种,脑梗死11人,脑出血15人,脑炎12人。研究组,年龄区间分布状态,最大患者68岁,最小患者40岁,平均年龄达到了(62.22±3.09)岁;性别占比情况,男性患者25人,女性患者13人。患者的疾病类型具体有以下几种,脑梗死14人,脑出血15人,脑炎9人,患者上述一般资料的对比研究结果未见显示出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2.1普通组

本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实施患者护理。护理工作要点主要包括,基于患者重症特征对患者的病史、患者的身份和既往史等关键信息进行提前询问,。同时,进一步记录患者的主要症状和已经出现的并发症。另外,要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损伤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呼吸通畅性,避免患者的呼吸道出现异常,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2.2研究组

本组患者严格执行行政基础上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护理要点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设立具体的问题,成立专门的预见性护理工作小组根据既定原则,做好循证问题的梳理分析,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标总结引发呼吸道感染问题的主要因素,对关键性因素进行初步梳理分析。二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证据的总结,检索官方平台的网络数据库,输入重症患者、神经内科、呼吸道感染等关键词,搜索5年内的文献资料。在检索的文献资料中选取更具有针对性的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管理相贴合的方案证据。三是护理前引入证据做理论分析的支持,根据本院收治的患者情况对呼吸道感染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典型因素包括护士的呼吸机消毒人为因素,、境清洁因素等。结合具体的循证证据,进一步制定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并且同步落实面向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保证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教育后明确个人的工作目标,保证护理工作开展成效。三是针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环境护理方面将患者安置在单间,避免留置导管。基于误吸现象的预防使用专门的气囊测压表,辅助测试气囊压力,并且保证压力维持在20~30mmHg的水平,若压力水平下降则应当补充少许气体。在吸痰护理方面,首先清晰地分析吸痰指征。谈时需要选择胸部理疗后这一时间节点,让患者呈侧卧状态,吸痰的时间一般不得高于10分钟,吸痰后要进行高浓度吸氧,持续吸氧至少达到三分钟。在营养支持方面,使用营养泵持续泵入营养支持。专用的营养泵也能够有效避免食物的反流和误吸。在标准监护方面,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口腔黏膜状态进行实时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后,可选择适当的清洁处理方式进行口腔卫生管理,避免咽部微生物含量过高。在气道湿化方面,一般会用到浓度为0.4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预热,并让患者持续滴入达到气道湿化的效果。这是联合雾化治疗方案,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呼吸道感染预防效果的方式。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发生率。②观察患者住院时长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文研究中选择SPSS26.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统计,P<0.05时,可判定研究结果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这一症状的整体几率。观察发现,研究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循证)模式后的呼吸道感染几率更低,组间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1中显示。

2.2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情况。对比分析可见,研究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更长,组间对比分析结果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2中显示。

3.讨论

重症患者随时面临着生命安全的威胁,另外,由于长期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会有所增大。本文探讨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就有非常高的呼吸道感染并发几率,需要应用更具有科学性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可见,研究组患者在应用了专项护理措施后呼吸道感染几率得到有效降低,住院时长也有所缩短(P<0.05)。

综上所述,循证基础上的预见性护理适用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应用行政基础上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静,李经纶.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4,30(03):133-136.

[2]钟亚丽,陈维,沈晓梅,等.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现状分析和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2):53-57.

[3]柯琪琪.循证支持下的舒适护理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症状改善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22):72-75.

[4]谢同静,彭超华.床旁纤维支气管镜配合综合护理对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13):131-133.

[5]杨淑琴,彭鑫,焦丽娜.目标性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22,35(10):1458-14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