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张静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16期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三小学 730900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过程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情境教学法作为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情境教学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样情境的创设展示生动、直观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情境中不仅能够学习美术知识,也能了解美术背景以及文化知识,提升美术综合能力。就当前阶段小学美术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解决策略,为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美术;教学分析

引言:

在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中,小学美术作为艺术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更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发现、观察、创造过程中形成健康审美情趣。基于新课程目标,教师引入情境教学法,在真实情境中加强互动,引导学生基于不同主题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情境教学法的现实意义与功能,教师创新情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一、强化情境教学应用,培养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与基础。小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对美术的了解有限,无法理解美术作品的特点与内涵[1]。基于小学生学习与认知特点,教师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通过情境导入方式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展示美丽的美术世界,获得艺术熏陶,学会欣赏美。情境教学法是对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探索美术奥秘,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8课《星光灿烂》教学中,学生需要简单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在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播放与星星、星空有关的纪录片,通过浩瀚的银河以及闪光的星星吸引学生视线。接着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星星造型的摆件、家具、装饰等。这些造型的材质、颜色分别是什么样的,使用了什么工艺等。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将目光从星空转移到现实,分析常见的星星造型的工艺品。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发挥联想,猜测常见的星星工艺品采用的制作工艺和方法。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两个星星造型,一个平面,一个立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纸浮雕”,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纸浮雕,有哪些特点,如何通过折叠达到立体的效果等。

二、创设多种课堂情境,引导发散思维

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主要目标。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课程,包含鉴赏、体验与创新课程,为学生深入了解美术风格、特色、技巧等提供广阔空间。美术作品是源于现实生活的,凝结思想与智慧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的精神文化内涵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但是由于小学生社会阅历有限,对美术作品的意义、价值等领略较为浅薄。教师创设多种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赏析,受到艺术文化熏陶,提升鉴赏能力。

比如在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2课《青花瓷》教学中,教师创设赏析情境,引导学生对青花瓷器形、纹饰、传统工艺进行了解,在鉴赏青花瓷代表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情趣。伴随着一首《青花瓷》歌曲,教师为学生展示精美的青花瓷器,引导学生从色彩、器形、纹饰三方面了解青花瓷的工艺成就,提高视觉审美能力[2]。青花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英语“China”就是瓷器的英文翻译,这足以说明瓷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教师构建“走进青花瓷”情境,让学生扮演导游,向游客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工艺等,分析青花瓷器物中的艺术和人文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主动思考,感知传统文化价值。

三、创设课堂交互情境,构建互动课堂

小学美术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活动。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密切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构建互动课堂。教师创设课堂交互情境,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交互等多种形式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提出合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教师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在趣味活动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比如在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5课《可爱的汽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代步工具,了解汽车的演变史等。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自己设计制作汽车模型。艺术设计需要想象力,教师创设交互情境,提出问题:“20年后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你想拥有一辆什么造型,什么功能的汽车?”学生喜欢汽车,喜欢发明创造。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0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汽车会如何发展,并且分享自己想要拥有的汽车造型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碰撞,产生创造的火花。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合作制作汽车模型,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动手优势。学生设计汽车草图,然后寻找合适的材料搭建框架,修改细节。学生分工合作、设计、制作和画图等,发挥优势。在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关注进度,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且评选出优秀作品展出,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基于学生情感体验渗透学习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多样性情境,衔接学生的认知与教材,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等教学工具增添情境真实性与丰富性,调动学生多重感官,促使学生在学习创造等艺术活动中发展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廖丽霞.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4,(13):96-98.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13.031.

[2]应伟杰.小学美术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教育界,2023,(24):62-6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