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智能建造的隐蔽验收及危大工程验收工作数字留痕管理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隐蔽验收及危大工程验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智能建造的隐蔽验收及危大工程验收工作数字留痕管理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验收过程的全面记录、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以提高验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可控。
关键词:智能建造、隐蔽验收、危大工程验收、数字留痕、管理技术
1. 引言
隐蔽验收及危大工程验收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验收方式存在记录不完整、监控不到位、分析不准确等问题,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留痕管理技术为隐蔽验收及危大工程验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 系统设计概述
2.1 系统功能定位
隐蔽验收及危大工程验收工作数字留痕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对隐蔽及危大工程验收结果的实时、准确上传,通过视频过程留痕,可以对公司承建项目验收情况进行追溯,还可以作为培训和经验总结的素材。该系统应能够适应各种施工环境,并能与施工管理系统无缝集成。主要功能包括:
1)验收任务下发:在企业管理平台中开发验收任务填报、审批等流程模块,方便项目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实现项目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实时沟通、反馈和协作功能。
2)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定制记录仪摄像,实时采集工程验收部位各项验收指标,无网络状态下,暂时存储在设备本地。
3)影像文件上传:系统集成阿里云文件存储,能够高效完成影像文件的上传。
4)数据整合与展示:通过将视频验收系统无缝集成到企业管理平台中,实现技术集成创新与协作方式创新。
2.2 系统模块划分
系统由以下几个核心模块组成:
1)任务下发模块:集成八三管理平台,拍摄人员在平台创建验收任务,登录记录仪之后自动获取任务信息。项目现场工作人员通过选择任务,点击拍摄验收视频及照片。记录仪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稳定运行。
2)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主要负责验收影像及图片数据的实时采集、初步处理与存储。通过高精度记录仪和物联网技术,系统能够精准拍摄到验收部位的真实状态,并将数据暂存至设备本地进行集中管理。
3)影像文件上传模块:基于数据暂存技术,分析处理采集的验收数据,在无网络状态下暂存在设备本地,有网络状态下自动上传至服务器端,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详细的质量验收分析结果。
4)数据处理与存储模块:通过API接口或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视频验收系统与企业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打破数据孤岛,提高信息的实时性和共享性。支持项目级、公司级任务数据查询展示。
3. 任务管理模块
3.1 验收任务管理
验收任务管理是隐蔽验收及危大工程验收工作数字留痕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承担着对隐蔽及危大验收进行全面监督的任务。该模块通过平台创建验收任务,构建施工现场验收视频的闭环流转及高效存储机制,确保验收视频从生成到存储、再到调用的整个流程都得到严格控制,降低视频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3.1.1分部分项工程字典配置
分部分项工程划分主要有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1];市政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1];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2];公路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3]。作为基础数据维护模块,用于任务验收时,隐蔽工程部位的便捷选择。系统维护人员可以根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实时更新,或者根据项目实际使用情况维护。
3.1.2 验收任务审批
验收任务审批是对项目验收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以确保项目验收成果满足技术规范。审批内容涵盖项目的技术、质量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项目交付物符合预期要求,为后续的项目收尾奠定基础。
3.2 验收数据采集与上传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系统实现智能化的重要环节。系统通过多点记录仪,对验收部位在不同项目上的质量进行持续监控。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系统设计了严格的数据采集规范和处理流程。
3.2.1 记录仪视频拍摄及存储
系统采用记录仪,分布于项目各个验收环节,以获取全面的视频及图片数据。记录仪在有网状态下,通过无线网络与数据库连接,实时上传数据。
3.2.2 数据处理与统计
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密和整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处理后的数据被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可扩展性。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系统可以生成多维度的数据报告,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项目现场验收质量状况。
4. 系统集成与实现
4.1 系统平台架构
为了实现施工现场验收视频闭环流转及存储,系统设计了一个集成化的平台架构,包括数据采集终端、云端数据库和平台交互三大部分。
4.1.1 数据采集终端
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现场的各个记录仪,负责实时采集验收部位的影像数据。这些终端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与数据库连接,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同步。终端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系统的扩展与维护。
4.1.2 云端数据库
云端数据库是系统的数据存储与管理中心,负责存储和管理从现场采集的所有影像数据。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与高效检索。同时,能够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挖掘,为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4.1.3 平台交互
平台交互是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与操作工具。界面设计简单直观,管理人员及项目人员可以方便地查看验收数据、设置验收参数等。
4.2 系统运维与扩展
为了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设计了完善的运维与升级机制。
4.2.1 日常维护与检查
系统运维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记录等功能。当设备发生异常时,并通知相关维护人员进行处理,并支持远程优化及部署。
4.2.2 系统升级与扩展
由于项目人员架构复杂,为适应不断变化的验收及权限需求,定期对系统功能进行自检与优化,项目实现热部署,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功能的升级,随时保持最优状态。
5. 结语
本文开发了一种智能建造数字留痕管理系统,用于隐蔽和危大工程验收,解决了施工现场验收视频流转和存储的技术难题。该系统集成了先进的验收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能高效准确地完成工程验收,有效支持施工质量控制。
5.1 研究贡献
本研究为施工现场分部分项工程验收领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系统设计思路,提出了基于智能建造的隐蔽验收及危大工程验收工作数字留痕管理系统。通过对系统功能的细化设计与关键技术的应用,系统在验收效率、数据准确性以及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1204.
[2]李琍,杨晓虹,石平府,蓝桂华,谢波,谭鹏,王开材,任敬,吴志明,刘敏杰,朱宁,周大同,焦月红,张亚挺,孙长庆,虞凌红,俞菱庆,孙坚,沈磊,戴欣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J].2020.0604.
[3]孟书涛,周绪利,张涛,徐全亮,蔚晓丹,王国亮,田克平,谢峻,郑晓华,陈建勋,任尚强,周志伟,唐琤琤,邵社刚,尚晓东.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