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工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
摘要: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制造”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制造业的格局。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智能制造产业输送高素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新的背景下进行专业群建设,使其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制造;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而人工智能的崛起为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人工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建设至关重要。一方面,智能制造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机电一体化知识和熟练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专业群建设也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紧跟时代步伐,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1.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专业群结构方面,部分院校专业设置较为单一,专业间协同性不足,难以满足智能制造产业的多元化需求。课程体系上,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与人工智能结合不够紧密,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创新性。师资队伍中,教师专业背景较为传统,对人工智能与制造领域的知识掌握有限。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实训设备智能化程度不高,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此外,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
2.“人工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策略
2.1优化专业群结构
在“人工智能+制造”背景下,优化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结构至关重要。深入调研智能制造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增加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方向,如智能控制技术等。明确各专业在专业群中的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与协同共进。加强专业间的课程融合,打破专业壁垒,培养学生跨专业综合能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群结构,确保始终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同时,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群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实际需求,提升学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就业竞争力。
2.2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在“人工智能+制造”背景下,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为目标,整合人工智能与制造相关课程。增加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等课程模块,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传统机电课程中。开发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如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造等,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引入企业实际项目,以项目驱动教学,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建立课程动态更新机制,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同时,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包括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渠道。
2.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人工智能+制造”背景下,需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引入项目式教学,以实际智能制造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与技能。采用案例教学法,剖析智能制造领域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虚拟实训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操作与实践,降低实训成本与风险。推进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在线互动交流等功能。开展混合式教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4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在“人工智能+制造”背景下,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刻不容缓。一方面,制定教师培训与进修计划,鼓励教师参加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引进具有人工智能与制造背景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建立教师团队合作机制,促进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同时,设立激励机制,对在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2.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在“人工智能+制造”背景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意义重大,升级实训设备,引入智能化制造设备,如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完善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维护水平。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开发实训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辅助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加强实训基地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为培养高素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提供坚实的实训保障。
结束语
“人工智能+制造”为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通过优化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等策略,专业群建设将不断完善,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月芳,蒋庆斌.“人工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3):55-61.
[2]蒋军.“人工智能+”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造与创新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