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六年级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杨媛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30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学校 新疆乌鲁木齐830022

本文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2024-2025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核心素养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六年级和初中英语课堂的路径研究》(编号:2024XKT010)结题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六年级(外研版教材)和初中(人教版教材)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阐述了这种融合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提出了多种应用策略,包括文化内容渗透、主题活动设计等,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应用研究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自信,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1】。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六年级(外研版教材)和初中(人教版教材)英语教学中,不仅能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更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的现状

(一)融合意识不足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在教材使用方面,无论是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还是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虽然都有一定的文化内容,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挖掘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结合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融合方法单一

即使有教师意识到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但方法较为单一。常见的是简单介绍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表达方式,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例如,在介绍春节时,只是讲解“Spring Festival”这个单词,而没有深入探讨春节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习俗、传说等,以及如何用英语准确、生动地描述这些内容。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核心素养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并能在跨文化情境中有效地交流【2】。当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相结合时,他们能更好地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例如,在学习外研版六年级教材中关于西方节日的内容时,同时引入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介绍,学生可以在比较中了解到中西方庆祝节日方式的不同,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文化观点,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的交流障碍。

(二)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能够重新审视和理解本土文化的价值。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涉及文化交流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板块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艺术,如剪纸(paper - cutting)、京剧(Peking Opera)等。当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语向国际友人介绍这些传统文化瑰宝时,他们会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六年级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文化内容渗透

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教师可以在讲解英语词汇时,引入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在六年级外研版教材学习颜色类单词“red”时,可以介绍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吉祥、繁荣,如春节的红包(red packet)、红灯笼(red lantern)等。在初中人教版教材中学习“dragon”这个单词时,向学生讲解中国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与西方文化中龙的区别,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对词汇理解和运用的影响。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挖掘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在六年级教材的一些故事类阅读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类似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是否存在,并用英语简单表达。在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中,如果涉及到国际文化交流的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信息,或者补充一些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案例,如中国文化年在国外举办等内容的英文介绍。

(二)主题活动设计

文化主题演讲。在六年级和初中阶段,可以定期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活动。例如,让学生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或艺术形式,用英语准备演讲稿并进行演讲。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促使他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文化手抄报制作。教师可以布置制作英语手抄报的任务,主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分组合作,收集资料,用英语和图画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个方面,如中国的传统美食(traditional Chinese cuisine)。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用英语书写介绍内容,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对比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英语语言的运用【3】。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西方婚礼(western wedding)的内容时,同时介绍中国传统婚礼(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从婚礼的仪式、服饰、习俗等方面用英语进行对比描述,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文化差异,提高他们在跨文化情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五、结论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六年级(外研版)和初中(人教版)英语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实践。通过改变当前融合意识不足和方法单一的现状,采用文化内容渗透、主题活动设计、对比教学等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的发展。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22,39(07):53 - 54.

[2]梅德明,王蔷.新时代大中小幼英语教育国别化课程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3(01):8 - 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