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园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钱晓玲 王子贤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32期
1.河南科技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省 新乡市 453003 2.河南省辉县市市直第一幼儿园 河南省 辉县市 453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乡市社科联2024年度调研课题“新乡市幼儿园动作教育的现状研究”(SKL-2024-144));本文系2024年河南省师范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示范性项目“河南科技学院 UGS协同育人培养机制研究”;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 年度一般课题“幼儿园教师课程评价能力提升策略研究”(2022YB017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钱晓玲(1984.3—),女,湖北咸宁人,讲师,硕士,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师教育研究,453000。王子贤(2000.2—),女,河南开封人,河南省辉县市市直第一幼儿园教师。

摘要:美术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存在教学目标重表现轻创造,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实施中教师干预幼儿活动较多,教学评价比较随意等问题。这些问题多是由于美术教育资源总体不足和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有所欠缺引起的。为解决这些问题,幼儿园要加大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美术教学材料和环境创设的投入;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践行以幼儿为本的基本理念;家长需要提高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创设良好的家庭美术教育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美术集体教学活动

在幼儿园中,美术教育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不仅能在其中获得快乐、幸福和满足,通过成人引导还能引发幼儿对世界的发现、探索和思考,激发其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欣赏能力与动手能力等。美术教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尤其是小班的教师并不重视美术活动,及时发现小班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策略,对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现状

“幼儿美术”指幼儿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幼儿对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幼儿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参加的美术教学活动,其内容包括绘画、手工、欣赏,旨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幼儿情感和人格发展。目前小班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如下:

从活动目标来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和欣赏、表现和创造两个子领域目标。研究发现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表现类目标出现次数最多,创造类目标次数最少,感受类目标和欣赏类目标差不多。

从活动类型来看,许卓娅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书中,将集体美术教育活动划分为集体绘画、手工、欣赏三部分。研究发现,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活动类型选择为绘画类的次数偏多,手工类的次数最少,欣赏类活动次数中等。

从活动内容来看,绘画类的内容范围包括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绘画的形式语言和绘画的题材。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学习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以及绘画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绘画的形式语言包括: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绘画的题材包括:自然景物、日常用品、人物、动物、自己想象中的物体与事件等。手工类的内容包括手工工具、材料及其性质、手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和手工的题材。手工工具、材料及其性质包括:手工工具和手工材料;手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有串联、粘贴、剪、撕等;手工的题材包括:玩具、头饰、日常布置用品和贺卡等。欣赏类的内容包括欣赏对象的类型和欣赏知识与技能。欣赏对象的类型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工艺美术作品、建筑艺术、儿童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等。欣赏知识与技能包括: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作品主题的分析、对作品的联想、对作品的表达和作品的知识背景。

从活动实施来看,主要包括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流程。教师在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通常采用演示法、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个别情况下教师会融入一点角色扮演和情景创设等方法。实施流程一般包括展示样本、教师讲解示范、幼儿模仿、教师指导、活动结束这五个环节。

从活动评价来看,评价的主体一般是教师,评价的方式一般是口头评价,物质评价、张贴作品,偶尔教师会在教案中写活动反思。评价方法一般是观察法,教师一般会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握笔姿势、作品情况、课堂纪律等情况,并进行一定的交流或点评。

二、幼儿园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实际情况的研究分析,发现小班在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目标重表现轻创造

《指南》中在艺术领域指出小班3-4岁幼儿创造类活动目标的特点,即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强调艺术领域中儿童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性。幼儿与成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有所不同,他们在表达认识和情感方面也与成人有所不同。幼儿会根据自己形成的一些生活经验和对客观事物的感知结果,通过美术材料,来表现自我认知过程,在具体的美术行为中,幼儿会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潜力。但目前幼儿园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创造类目标相较其他维度目标制定较少。

(二)教学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内容可以帮助积累更广泛的手工、绘画等方面的经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研究发现小班进行手工活动次数较少。在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面,水粉颜料、颜料盘、棉签使用较少,水彩笔和油画棒最多,没有使用其他绘画材料。绘画的形式语言中色彩运用最多,线条运用最少,缺乏形状和构图的内容。在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上,固体胶和图卡使用最多,彩色毛球、彩色纸、超轻土、卡纸、细绳很少使用,缺少其他材料的学习和使用。在手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来看,粘贴最多,剪、撕、折、染、绕、插等操作几乎没有。从欣赏对象的类型来看,绘画作品欣赏和自然景物欣赏多,建筑和幼儿手工作品欣赏少,极少出现雕塑、工艺品等作品的欣赏。

(三)实施中教师干预幼儿美术活动较多

美术集体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幼儿自主创作,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审美能力。然而教师在实施中干预幼儿自由创作,要求幼儿按照自己要求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创作,或者直接帮助幼儿进行创作,还有对感觉不满意的作品,直接代替幼儿进行创作等。这不仅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会使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失去自信和兴趣。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自主创作,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更多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

(四)教学活动评价的实施随意

教师通常使用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课堂表现、作品情况,教师间会互相交流,对于观察到的乱涂乱画,教师并没有加以引导,常常握着他们的手进行操作或直接代替幼儿进行操作。此外,教师对幼儿的作品并没有进行真实有效的评价,而是直接收集幼儿美术作品,通过加工后统一放入画册。教师经常对幼儿进行口头评价,并且评价时语言缺乏准确性和生动性。“你画的真好!画的真棒!”之类的语言成为了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常用话语。教师忽视了对幼儿作品的画面、幼儿的创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话语中缺少了对幼儿的导向和激励,显得有些敷衍,对幼儿来说很难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想象、创造和发展。

三、幼儿园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接下来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资源总体不足

首先,美术教育资源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美术创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美术集体教学过程中,小班往往投放的工具和材料较为单一,一般为水彩笔、固体胶等。还有一些美术器材,如颜料、颜料盘、画布等,其成本相对较高,便没有配置,或数量不够用。

其次,教室空间较不足,美术空间也是进行美术教育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美术空间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光线、通风、宽敞、安全的环境,靠近水源,方便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有的班级没有独立的美工区,或者空间太小,会显得拥挤甚至幼儿之间常出现碰撞。

(二)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有所欠缺

首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部分教师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较为模糊,所以在制定美术集体教学目标时,会缺乏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忽视了幼儿的发展规律和需要。由于幼儿园要定期检查作品墙,家长要看墙上幼儿的美术作品,以至于一些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干预较多。同时,一些教师可能会过于强调作品的成品性,从而导致幼儿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体验被忽略。

其次,教学能力不足,部分幼儿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并且缺乏系统的艺术领域专业知识和艺术教育理论的培训。可能缺乏一定的美术教学经验、教学手段单一,对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和创作能力发展过程了解不深入。这导致了教师在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面临许多问题,有些教师对美术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介绍不足。此外,教师教学模式固化,缺乏创新,固化的教学模式容易限制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时间长了,幼儿也容易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

四、幼儿园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的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对改进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提出以下建议。

(一)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需要加大美术教师队伍建设,针对美术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如组织各类研修、考察、交流等活动,引导教师拓展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幼儿园美术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加大教育人才的引进力度,招聘更多专业背景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美术教师,以保证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加大美术教学材料和环境创设的投入,采购优质美术教学用具和器材,针对小班可以优先采购一些适合幼儿的、易于使用的、耐用的美术教学用具和器材,如彩色纸、颜料、画笔、儿童剪刀、胶水、水彩笔等,以满足幼儿绘画和手工制作的需要。同时,应注意选购具有安全性、环保性和易清洁性的产品,保证幼儿健康和安全。改善幼儿园教室的环境,营造一个舒适、安全、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使幼儿更愿意参与美术教育活动。可以采用颜色搭配、布置装饰、挂画等方式,营造一个愉悦、温馨的美术学习环境。并设置美工区或创作区,改善室内活动环境。提供多样化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引进和购买多样化的美术教育资源,如绘画作品、美术图书、美术教具等。同时,可以积极参加美术展览、比赛等活动,拓宽幼儿的美术视野,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同时,注重研究不同的美术教材、教具等资源,挑选符合教学需要的资源,以更好地推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方面

首先,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幼儿细致和专注等重要素质。美术教育不是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对美的感知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的情感、认知、社会性和表现力等方面相结合,全面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其次,改善幼儿美术集体教学活动,践行以幼儿为本的基本理念。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和特点,不要过度干预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发现。在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不要以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标准来要求幼儿,而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想象力,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此外,教师应该注重情感交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发展,积极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教学内容应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素材拼贴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自然景物、日常生活、节日庆典等主题内容,让他们通过画画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丰富的教学场景,通过游戏、讲故事、观察、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增加幼儿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美术的魅力。

(三)家庭方面

家长们可以通过书籍、媒体或幼儿园开展的家长教育活动,来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幼儿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幼儿美术教育方法以及评价侧重点。把握幼儿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利用书籍、纪录片、图片、工具等。积极参与幼儿园或社会机构举办的家庭美术创作比赛、亲子美术课堂等,增强家庭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多带幼儿到大自然、美术馆等地方去参观感受美的事物。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深受许多幼儿喜爱的活动,教师需要创造宽松的环境,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感受,给与幼儿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高峰,裴文娇.近十年我国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观察,2023,12(03).

[2]何嘉宁.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

2022.

[3]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秦明华.幼儿美术鉴赏与创作指导[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2012-10-15)[2024-04-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1210/t20121009_143254.html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