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高中生英语写作句法复杂度与写作水平相关性的教学策略反思
摘要:本研究同时采用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旨在从理论和教学两个方面促进句法复杂度研究发展。本研究探讨了如下问题:(1)在单位长度、单位密度和句型使用三个方面,针对不同水平的高中生的写作句法复杂度测量指标,探索高中生写作句法复杂度和写作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如何?(2)按照其相关性采取何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理论上,这一研究是针对不同水平的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句法复杂度特点和发展模式的研究。同时本次研究也试图探索句法复杂度与写作成熟度之间的相关性。其次,教学上,通过本研究,作者旨在为英语写作水平的测量,英语写作学习,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语法复杂度;高中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1.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以及高考改革都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写作是书面语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在中学,写作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它与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写作是在读和写输人语言的基础上,不断内化语言知识和促进语言表达输出的过程,同时也是口语表达的基础。因此,写作课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更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在有限时间内让教学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并让学生们的写作呈现出精准地道在英语表达上的提升。
学生们写作水平的不用表现,通常会因能够熟练掌握不同的句式结构而有所不同。针对高考第一篇应用文数据分类、整理和分析,本研究通过对以“T-unit”和从属小句,非谓语动词作为衡量指标,旨在通过学生们对于句式结构的掌握,总结出语法复杂度与写作水平的相关性,从而指导写作教学,制定切实可行、高效的教学策略。
2. 理论依据
句法复杂性(syntactic complexity),或称句法成熟性(syntactic maturity), 指语言产出形式的范围和形式复杂化的程度(鲍贵,2009: 291; Ortega, 2003: 492)。 写作中的句法复杂性表现在句式的变化和复杂程度上,即句中嵌入各种语言结构和不同 的句型(秦晓晴、文秋芳,2007: 6)。因此产出单位的长度、句子嵌入度与结构类型都 包含在句法复杂性的量化指标内(Ortega, 2003: 492)。
秦晓晴 (2007、 2012)、马蓉(2013)、赵俊海、陈慧媛(2013)均利用“T-unit”作为测量工具对写作复杂度、流利度进行过阐述和研究。
“T-unit”即包括一个主句及所有附属结构(含从句和其他非从句附属结构)在内的“最小可终止性单位”。最小可终止单位的提出对科学检测句法成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陈慧媛(2010)通过对比“T-unit”长度和每个“T-unit”中的S节数量,发现“T-unit”长度更能有效反映句法复杂度。Wolfe Quintero et al. (1998) 率先利用“T-unit”作为测量工具提出流利度、准确度、句法复杂性(syntactic complexity)与词汇复杂性(lexical complexity)作为语言发展的衡量标准。在针对中国二语学习者书面语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一类考察作文的句法复杂性、准确性(秦晓晴、文秋芳2007;鲍贵2009;纪小凌 2009;徐晓燕等2013),另一类围绕词汇复杂性(例如鲍贵2008,2011;王海华、周祥2012、郑咏滟、冯予力2017)。这些研究表明,句法复杂性与词汇复杂性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产出的两大关键语言指标,能有效预测写作质量,同时受到语言水平、文体、语体、 时间因素等变量的影响。
但是,国内对于句法复杂度的研究目标多选为大学生英语学习者,而忽略了学习英语重要的高中阶段,所以本研究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角度,按照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横向考察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句法复杂度的特点和发展模式以及教学策略。
3. 研究问题
(1)在单位长度、单位密度和句型使用三个方面,针对不同水平的高中生的写作句法复杂度测量指标,探索高中生写作句法复杂度和写作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如何?
(2)按照其相关性采取何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3.1数据收集
从两次高三模拟考试的2412份的应用文写作中选择样本。 按照全国通用英语入学考试(高考)的评分标准,满分15分。六个老师对作文进行了批改。六个老师都多年从事高三教学工作,其中两位老师有高考评卷经历。之后作文按照分数分成四组:13-15(HP1)和11-12(HP2) 是高分组(HP); 5-7(LP1)和8-10(LP2)为低分组(LP)。每组随机抽出30份进行对比研究。
抽样后,所有样本人工标记出T单位,子句,从句类型和句子类型。然后,计算出所有复杂度3个维度17个指标的相应数值加以研究。数据通过SPSS 22.0 来完成。 最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来分析总结复杂性和写作成熟度之间的关系。
统计示例如下:
(Intending to take English class,I went to your dormitory by the way,only to be told that you happened to be out.)▕(So I left you this note to inform you some tips.) ▕
Knowing (that you are fo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I picked out some Chinese classics as a gift for you,)(which are highly thought of by Chinese.) ▕(It is in this way that you can deep your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and make you a further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 In case they got lost without attention,)(I left them to your roommate Jim.) ▕( If you have some difficulty in learning Chinese,)(please be sure to contact me.) ▕( I am always at your disposal as long as I can be of service.) ▕
I hope( these books can help you. ) ▕ (Best wishes!) ▕
备注: T-units数: 8; 从属小句: 13; 非谓语动词: 6; 并列句:0; 并列复合句:0; 宾语从句:2;定语从句:1;状语从句::3:
3.2统计分析
1)“T-unit”的数量和子句数量看,各组间对比不明显,而从句数量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使用量在逐渐增长,到一定水平后趋于平稳。说明从句量是高中生语言水平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当然不会无限制增长,更高水平的学生会尝试简化语言表达,而选择更高级的语言表现形式,如非限定动词的使用。低分数学生产出的句子仍停留在“主谓宾”单一结构层面,不能写出有一定长度和变化幅度的句子。
说明在句法成熟度会直接影响英语写作的成绩。但是高水平学生在从属小句的使用上差距很小,此项结果表明随着写作能力和语言使用成熟度的提高,分数的提高不完全取决于语法复杂度。
2)非谓语动词的使用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非限定动词的使用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呈明显增长趋势。证明了非谓语动词的使用能力也是写作成绩是否理想的一个判断标准。但及格线以上的学习者在拥有了较好的非谓语动词的应用技能后,就会努力尝试用非谓语动词来加强语法的复杂度。
英语书面语是以名词为中心的结构(Halliday 2004)。连淑能(1993:65)指出,“英语以主谓核心协调控制全句结构,有词的变化约束,有连接手段连接词语和从句,有代词使词语前后呼应,这些因素都可以使冗长的句子不至流散”,而汉语是“常用松散句,多用省略句、无主句,少用虚词、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同上:67)。受汉语句式的影响,中国学生的英语句子也呈汉语结构简短单一、字数不多的流水句特点。英语书面语的特点是名词前后有修饰语。是否能将句子浓缩成名词修饰语,尤其是后置修饰语,如形容词、介词短语,是句法水平的最高体现(Bib er et al.2011:31)。对英语本族语者来说,这样的句法能力也需通过教育获取,因为这涉及计划、修改、解读等认知努力的付出(Biber et al. 2011)。对于处于外语学习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其教育还不能使他们有意识地将句子转化成短语形式,以加大信息密度。由此可见,短语层面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语或是学术英语能力至关重要。
经过大量的输入和语言各技能的专业训练,学生学会利用诸如紧缩子句、被动结构等句法手段来增加句子长度。要增加语言长度,就应有意识地使用定语、同位语从句和形容词短语,因为这些语言属“名词词组成分”(Biber et al. 2011),能增加名词的信息密度和T单位、子句的长度。此外,还有一些句型应引起关注,如副词、名词性动词短语和限定、非限定动词的被动形式。这些结构的句法功能属“分句成分”,具有书面语的特征。
4.统计结果讨论和针对性写作教学策略总结
(1)从统计结果上看, 高写作水平的学生和低写作水平的从属小句的使用上有明显差异, 说明从属小句的使用是与成绩相关的。但在从属小句的统计上看,高水平学生之间的从属小句使用能力和使用频率并没有明显差异, 这说明从属句的使用在写作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更多的使用并不一定能提高写作成绩。这也说明在对写作高水平学生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语法复杂度的使用以外,词法使用的教学,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篇章结构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2)而非谓语动词的使用程度与写作成绩成正比的统计结果显示出,学习者的写作成绩与非谓语动词的使用是有密切的相关性的,他不仅是写作语法复杂度的直接体现,也是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较明显指标。在写作教学过程,对非谓语动词的教学应作为一个语言表达的很重要的手段加以训练。除对非谓语动词的讲解和训练以外,应加大阅读量,尤其加大英文原版阅读资料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从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中体会非谓语动词的使用,从而避免生硬的使用和照搬挪用。
(3)本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复杂度测量指标的确能够反映学习者的语法复杂度和语言水平,但并非每一个指标都具备这种功能。如,本文在回归实验中发现的多个指标并不能预示学习者的作文语法复杂度随语言水平而发展。又如,在指标检测中发现多个指标在高分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或中间组表现不如先后组的呈现。这与前人的发现一致,即“学习者语法复杂性随语言水平增长的趋势总体上不够明显”( 鲍贵,2010: 174) 。句法结构的复杂与否与语言水平没有直接关联,语言发展到较高阶段,结构可能趋向简化( Ortega,2003) 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学习者的语法复杂度不一定体现为句子长度或从属性小句的多寡,相反,体现语法复杂性的语言精密性指标,如词汇的多词性转换使用和密度可能是学习者书面语语法复杂度的积极表征。从研究结果看,学生们在写作中更愿意依赖英汉语同词性翻译,即,动词翻译成动词、名词翻译成名词、主动句就翻译成主动句,而不能熟练的用名词短语或介词短语来表现行为动作或状态。对此写作教学过程中,英汉对比教学比重也应在高二中后期,词汇教学有一定成果的情况下,适当展开,以加强写作表现手法的灵活度。如,“prepare”可写成“make preparations for...”
(4)同时,语言水平不一定是语法复杂度的决定性因素,在语言发展的特定阶段,如处于初等或中等水平阶段的高中生,其语法复杂度表现应该可以较好地解释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但高级阶段学习者作文语法复杂度的表现不一定与语言水平对称,高水平学习者可能会通过增强语言的词汇密度和信息负载来增加语言的复杂性,而非复杂的句法结构( Halliday,2004) ,也即,他们不一定使用更多更长的小句来表达。在语言表现测量研究中,如果将语法复杂度参数当作语言发展的绝对指标或评估语言能力的直接证据,那么这些参数就会有被误用的风险( Ortega,2003: 494) ,测量参数仅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一种可供对个体或群体的语言复杂性表现作比较的方便的证据,复杂度高不一定意味着水平更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除了句法复杂性发展外,还应该包括语篇能力以及适应交际需求的社会语言学能力的发展。
5. 反思
通过这次测量方法的研究,可得出很有指导性的教学反思。语言的准确度和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在写作水平达到中等及更高级别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它们可以很好的表现写作水平的发展。但是到要达到更高的写作水平,在本研究的从属句的使用就不一定是更高级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必备要求。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写作低水平学习者在准确度的教学要求外,也一定要在打基础的同时注重词汇和语言表达形式的积累和训练;而与此同时,对中高水平的学生要增加中高频词汇的使用密度,词汇的不用表达形式和文章结构衔接, 语篇能力等方面加以指导和训练。
在高水平学习者的针对性教学中,增加语言鉴赏力的培养和语言复杂度和视野的开阔度的培养,在熟练运用非谓语,从句,短语等提升写作水平外,也能提高表达的精准度。
[1]李晨阳,李晶洁,2018,浅析句法复杂度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海外英语 (13),10-11。
[2]王初明,2015,构式和构式语境与第二语言学习 [J],现代外语(3) :357-365。
[3]安福勇,2015,不同水平CSL 学习者作文流畅性、句法复杂度和准确性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3)。
[4]赵俊海、陈慧媛,2012,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法复杂度的测量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
[5]徐晓燕、王维民、熊燕宇、蒋婧、潘小燕、孙念红,2013,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议论文句法复杂性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 45(2)。
[6]吴雪峰,2017,书面纠正性反馈作用下的英语写作复杂度发展研究。外语研究 (6)
[7]张新玲、周燕,2014,任务类型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表现的影响。现代外语(4)。
[8]安福勇,2015,不同水平CSL 学习者作文流畅性、句法复杂度和准确性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