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STEM教育的探索与反思

钱方园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40期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聚焦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 STEM 教育的实践与思考。阐述了 STEM 教育的内涵及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价值,详细介绍了融合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语文教材挖掘 STEM 元素、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等,并对实践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STEM 教育;融合策略

一、引言

在当今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已成为重要趋势。STEM 教育强调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将其综合实践活动与 STEM 教育相融合,能够打破学科界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STEM 教育的内涵及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价值

(一)STEM 教育的内涵

STEM 教育是一种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理念,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它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跨学科整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二)融合的价值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 STEM 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接触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 “建造一座纸桥” 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要运用语文知识撰写设计方案和介绍纸桥特点,还要运用科学知识了解纸桥的承重原理,运用数学知识计算纸桥的结构尺寸,运用技术手段制作纸桥,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这种融合为语文学习增添了趣味性和实践性。传统语文教学可能较为枯燥,而融入 STEM 元素的综合实践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如在 “制作简易机器人” 活动中,学生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同时为机器人编写故事、介绍其功能,将语文学习与技术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 STEM 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基于语文教材挖掘 STEM 元素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课文,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融入 STEM 教育。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植物传播种子的科学原理,开展 “植物种子的奇妙之旅” 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并运用数学知识统计和分析数据,用文字和图画记录观察结果,制作成科普手抄报或小报告,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学习了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二)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

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确定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的项目主题。如 “打造绿色校园 —— 校园花园设计与种植” 项目,该项目涵盖了语文、科学、数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学生需要运用语文知识撰写花园设计方案和宣传文案,运用科学知识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和土壤条件,运用数学知识计算花园面积和种植间距,运用美术知识设计花园布局和景观效果,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校园花园的设计与实施。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 STEM 学习资源,如科普网站、在线课程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拓宽学习渠道。例如,在学习 “地球与宇宙” 相关的语文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虚拟天文馆了解天体运行规律、宇宙奥秘等知识,观看科普视频,阅读相关电子书籍,并在网络平台上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成果汇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语文写作中,如撰写科普小短文、宇宙幻想故事等,提高语文素养和科学认知水平。

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 STEM 教育的实践反思

(一)实践成效

通过一系列融入 STEM 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跨学科项目中,学生学会了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 “设计环保智能家居模型” 项目中,学生能够分工协作,完成从设计理念提出、模型制作到功能介绍的全过程,展现出较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原本枯燥的语文知识在与 STEM 教育融合的实践活动中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许多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课堂参与度大幅提升。

(二)存在问题

部分教师对 STEM 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和经验。在实施融合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地整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例如,在一些涉及科学技术知识的项目中,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准确、深入的指导,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果。

开展融入 STEM 教育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材料、场地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等。然而,一些学校由于经费有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实践需求。例如,在 “机器人编程与创意写作” 活动中,学校可能缺乏足够数量的机器人套件和编程设备,限制了活动的开展规模和质量。

五、改进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 STEM 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的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提高教师对 STEM 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通过合作备课、观摩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融入 STEM 教育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整合与拓展教学资源

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如利用实验室、科技活动室、图书馆等场所开展实践活动;同时,拓展校外资源,与科技馆、博物馆、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此外,还可以发动家长和社会力量,共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设备,如捐赠书籍、实验器材等,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的压力。

(三)完善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在融入 STEM 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维度。评价方式应多样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六、结论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 STEM 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基于教材挖掘 STEM 元素、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等实施路径,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尽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教学资源有限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但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整合拓展教学资源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改进策略,可以不断优化教学实践,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管珏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胡卫平. STEM 教育理论与实践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5]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J]. 课程。教材。教法,2009 (2).

[6] 钱梦龙。导读的艺术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7] 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系宿迁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小学语文和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HLX2004-28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