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分析

马晓东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41期
新疆城建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水平,延长市政道路工程使用年限,应灵活应用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强化路基结构的整体性能。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分析,旨在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关键词:市政道路;填方路基;填筑;压实;沉降观测

引言

填方路基是市政道路工程中常见的路基形式,合理建设填方路基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保障道路运营安全。市政道路填方路基施工细节多,填料的选取、填筑分层方式、压实措施、沉降观测等均属于重点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1市政道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概述

市政道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法是不容忽视的一类施工技术,因为路基填筑的高度较为突出,必然带来较大施工难度,在明显增加工程量的基础上,还容易出现路基沉降等问题,影响着整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应该引起技术人员高度重视。在市政道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主要是借助于适宜合理的填料,在准备好的地基结构上进行分层填筑,使其达到较高的厚度,进而满足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需求。因为该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的特殊性,在施工中极容易出现一些明显的问题和缺陷,尤其是高填方路基的沉降问题,技术人员更是需要予以着重分析和控制。针对市政道路高填方路基中出现的沉降问题进行分析,除了受到原有地基下沉的影响外,还主要表现在路堤本身下沉上,和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存在直接关联。比如高填方路基施工所用填料不合格,在应用后就容易出现严重沉降变形风险;项目中的填筑处理不当,尤其是在半填半挖搭接区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处理问题,必然也就会影响到高填方路基施工整体状况,更加容易出现沉降问题;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压实处理不到位,造成相应路堤的整体压实度不达标,或者是均匀性较差,在后续同样也容易出现沉降问题。在市政道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中,为了较好优化施工作业效果,技术人员应该注重全面掌握该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予以处理,确保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可以有效满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要求。首先,高填方路基整体结构要求应该予以满足,确保其可以在后续市政道路通行中具备理想的完整度,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破坏或者变形问题,维系市政道路的安全有序运行。其次,市政道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还应该满足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保障路堤结构可以具备较高承载能力,在面临外界强压以及持续行车荷载时,能够具备理想的应对能力,避免在任何部位出现受力沉陷问题。另外,市政道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还应该体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实现对项目所处区域的综合协调,尤其是水文地质状况以及现场周围环境状况,技术人员更是需要予以着重控制,由此更好增强施工的有序性,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严重相互矛盾和冲突问题。比如市政道路高填方路基可能在特殊环境下出现的冻融等病害问题,技术人员就需要予以积极防控,确保施工作业可以具备良好的防控效果,维系市政道路长久稳定运行。

2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填方路基施工工艺

2.1施工准备

为保证路基施工顺利推进,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①要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②全面了解现场情况,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及合同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③应在项目开工前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及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等制度,并与项目技术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④对于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工艺,应提前做好研究和论证工作;⑤要对现场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核与测量;⑥路基施工前要建立具有独立检测能力的工地试验室。

2.2测量放线

市政道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中,为了在准确施工,测量放线环节不容忽视,技术人员应该注重测量放线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对后续高填方施工作业进行有效指导,避免出现严重偏差问题。在测量放线工作开展中,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按照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确保各个施工图纸准确落实,进而为施工方案的有序执行创造理想条件。具体到高填方路基施工前的测量放线工作中,技术人员应该注重运用中线测量法和导线测量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运用水准点复测手段,解决该方面存在的偏差或者不全面问题。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工作,技术人员应该确保贯通中线,保障高填方路基填筑边界得到准确控制,并且能够合理定桩,借助白石灰等材料清晰标注,由此形成较强的施工指导作用。针对高填方路基施工中比较关键的填筑厚度参数指标,技术人员更是需要通过准确测算以及试验,做好相应测量放线处理,以此指导后续高填方路基填筑作业,确保项目填筑的松铺厚度较为合理,能够在后续压实完成后,满足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高填方路基施工要求。

2.3填筑

填筑采用以下方式:1)同一层填筑所用材料的性质需相同,以免局部出现差异性沉降。路堤边缘部位偏薄弱,因此填筑时每侧加宽50cm,充分碾压边缘部位,使路堤边缘的密实度达标。填筑期间的刷坡采用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挖掘机刷坡产生的余土具有利用价值,将其作为填筑作业面的施工材料,此方式可减少土方外运工作量,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待路堤填筑完成后,进一步刷坡和修整。2)填土路堤各段同步施工时,分层交叠衔接,将各段组合为完整的整体结构;相邻两段施工存在先后秩序时,留台阶,坡度控制在1∶1。3)填筑材料的含水量是影响填筑效果的重要因素,控制含水量采取晾晒或洒水的方法,降低或提高含水量直至与最佳含水量的偏差在±2%以内为止。在选择填筑材料时,优先采用透水性弱的填料。4)各类型填料的性质各异,多种填料混填时,禁止在同一层填筑性质不同的填料。填筑分为多层依次进行,逐层管控施工质量,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低于100mm。5)从最低处开始填筑,逐步向高处推进,每填筑一层后均要进行压实。6)根据填筑施工要求,准备足量的填料,由运料车将其运送到场,在指定范围内卸料,防止局部料量不足或偏多。先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松铺厚度,再计算每立方土的卸料面积,准确控制卸料范围。

2.4摊铺整平

大型推土机粗平已卸载到位的填料,填塞填料间的孔洞,再由人工找平。每层表面填筑时,填筑层需具有平整性,厚度以20~30cm为宜。

2.5碾压作业

施工人员可操作重型振动压路设备,由低向高进行碾压,先实施静压再实施动压。科学调整碾压速度,前后两段重叠长度应保持在1.5~2m间,左右两端重叠长度应保持在0.4~0.5m间。压实过程中,如存在缝隙,则应利用碎石块进行回填,确保压实层结构整体稳定,若无下沉现象和明显的孔洞,则表明已达到验收要求。

结语

为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填方路基是一项基础施工环节,与市政道路工程结构稳定性、安全性联系密切。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充分掌握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情况和地质结构特征,提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做好经验总结及施工环节管理,以完成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目标。除此之外,还应及时解决施工环节中潜在的质量隐患及威胁,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为我国基础工程建设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卢勇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4):109-111.

[2]孙永利.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22(05):98-100.

[3]王春飞,吴阳.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方案关键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22,41(17):47-4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